延州化石


延州化石

文章插图
延州化石【延州化石】《延州化石》作者沈括,出处《梦溪笔谈》 。我国的古籍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化石的记载,例如《水经注资水》便记载了湘乡县石鱼山发掘出的鱼化石,这是有关化石的最早记录 。
基本介绍中文名:延州化石
作品名称:延州化石
作者:沈括
出处:《梦溪笔谈》
作品概况作品原文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乾相连,悉化为石 。适有中人过,亦取数茎去,云欲进呈 。延郡素无竹,此入在数十尺土下,不知其何代物 。无乃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邪?婺州金华山有松石,又如桃核、芦根、鱼、蟹之类皆有成石者,然皆其地本有之物,不足深怪 。此深地中所无,又非本土所有之物,特可异耳 。注:【中人】宦官 。作品译文近年延州永宁关黄河河岸崩塌,下陷数十尺,土层下发现一丛竹笋,总共有几百根,竹根、竹乾相连,都变成了石质的 。恰好有宦官经过,也取走了几根,说要进献给皇上 。延州一带素来没有竹子,这些竹笋埋在数十尺深的土层下,不知道它是什幺时代的东西 。恐怕是远古以前,这里地势低下,气候湿润,而适宜于竹子的生长吧?婺州金华山有松树变的石头,又比如桃核、芦根、鱼、蟹之类的东西都有变成石质的,但是它们都是当地本来就有的东西,不值得特别奇怪 。这些竹笋是深土层中所没有的东西,又不是本地出产之物,才特别值得一问 。作品赏析我国的古籍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化石的记载,例如《水经注资水》便记载了湘乡县石鱼山发掘出的鱼化石,这是有关化石的最早记录 。在《延州化石》笔记中,沈括描述了他在延州、永宁关发现的“竹”化石 。经现代地质学研究确认,这种化石可能是生长于一亿多年前的一种名叫新芦木的蕨类植物的遗骸 。地质古生代时期,它们繁茂地生长在地势低洼、气候温和的环境里,后来,地壳变迁,这类植物也就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 。沈括的见解超出前人之处,在于他能根据化石正确地推断出古今气候的变异,得出那时延州气候“地卑气湿而宜竹”的结论 。这一论断是符合古生物学原理的,与现代科学测定的我国远古时代的地质状况相吻合 。作者简介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 。1岁时南迁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阳一带,后隐居于福建的尤溪一带 。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进士 。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 。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 。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 。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 。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曆法,与今天的阳曆相似 。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製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 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 。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 。在地质学方面,他对沖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 。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药方,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着作 。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沈括自幼对天文、地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勤学好问,刻苦钻研 。少年时代他随做泉州州官的父亲在福建泉州居住多年,当时的一些见闻,均收入《梦溪笔谈》 。在天文学方面,沈括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曾经製造过我国古代观测天文的主要仪器——浑天仪;表示太阳影子的景表等 。为了测得北极星準确位置,他连续三个月,每天用浑天仪观测北极星位置,把初夜、中夜、后夜所见到的北极星方位,分别画于图上,经过精心研究,最后得出北极星与北极距三度 。这一科学根据在《梦溪笔谈》中有详细的记载 。《梦溪笔谈》中还记载了沈括在数学方面的贡献,他发展了《九章算术》以来的等差级数,创造了新的高等级数求和法——隙积数 。几何学中,他发明了会圆术,即从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高度来求弓形底和弓形弧的方法 。为此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给予沈括以极高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