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孔子的故事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孔子的故事

文章插图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孔子的故事基本介绍书名: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孔子的故事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页数:131页
开本:32
品牌:浙江文艺
作者:李长之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7533933281, 9787533933289
内容简介《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孔子的故事(全彩美绘本)》由李长之着,书中的孔子并不因为李长之在文献上的言必有据而显得古板无生气,恰恰相反,在他的笔下,二千五百余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经常活跃在字里行间 。最活泼生动的语言,最严谨翔实的史料,为您还原一个血肉丰满、无负于历史的孔子 。媒体推荐我们讲孔子的故事,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的,以及当时的人(各式各样的人)是怎样看待孔子的 。——李长之 无论谈孔子的历史地位也好,无论谈孔子的具体贡献也好,我们一定要避免个人崇拜 。这不只因为个人崇拜是不应该的,是会产生毛病的,而且因为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首先是不合乎事实的,是不科学的 。——李长之 讲儒家,就先要讲孔子——孔子是奠定中国儒家的思想的人,也是把中华民族所有的优长结晶为一个光芒四射的星体而照耀千秋的人 。——摘自《中国丈化传统之认识上:儒家之根本精神》 《孔子的故事》中的孔子并不因为李长之在文献上的言必有据而显得古板无生气,恰恰相反,在他的笔下,二千五百余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经常活跃在字里行间 。——于天池李书图书目录引子 一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幼年 二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 三在挫折中前进 四教育事业的开端 五孔子和老子的会见 六走向成熟的道路 七孔子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 八孔子在齐国的收穫和影响 九孔子在混乱的鲁国中的寂寞 一〇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一一从中都宰到司寇 —二孔子在外交上的胜利 一三孔子和鲁国贵族的斗争 一四孔子终于出走 一五在卫国受到监视 一六过匡城被拘留 一七到了晋国的边界上 一八仍然回到卫国——不愉快的三年 一九过宋国的时候遭到迫害 二〇孔子停留在陈国 二一孔子绝粮 二二孔子勾留在楚国的边缘 二三孔子再到卫国和归鲁 二四孔子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态度 二五专心从事教育工作 二六编写《春秋》 二七整理诗歌和音乐 二八弟子颜渊和子路的死 二九孔子最后的歌声 后记 附录 李长之和他的《孔子的故事》后记孔子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所以我们要讲他的故事 。我们讲孔子的故事,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着的,以及当时的人(各式各样的人)是怎样看待孔子的 。我们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进步性,但是正如嵇文甫同志所说:“承认孔子有一定的进步性,并不是要提倡尊孔读经 。” 对于孔子要不要加以评价呢?当然要 。这笔账总要算,应该算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 但是在这本小册子里是不是就要“给以总结”呢?不能够 。这主要是因为作者的思想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做这个工作的缘故 。就是前面所讲的故事,也只能是从作者的思想水平出发而编述下来的,在选择取捨之间,在解释评论之间,错误一定难免 。写出来,也只是请读者指教!这不是客气话,是实话!因此,也就谈不到什幺“给以总结”了 。那是要留待更辛勤的、更精通的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工作者来完成的 。可是读者中也许有人要追问我究竟对于孔子是怎样的看法 。我在这里,也就把我极不成熟的看法谈一下 。谈得不对的地方也一定有,还是诚恳地向读者讨教! 第一,从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性质来看孔子 。孔子处在春秋时代,以我理解,春秋和战国实在是一个整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的过渡期 。春秋和战国诚然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个不同,在我看来,只是社会变动的剧烈程度表现得不同罢了 。在春秋时期,社会变动还没有达到质的突变,而在战国时期则完成了这一变革 。郭沫若先生说: 依据《史记》,把绝对的年代定在周元王元年,即纪元前475年 。在这之前的春秋作为奴隶社会的末期,在这之后的战国作为封建制的初期 。如果划界的话,这样划界自然也可以 。但是这当然不是说历史是可以截然划开的 。而这样的划界,我觉得还不如把春秋战国当作一个整个过渡期,因为这样对一些学术思想的演变要好解释些 。只是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是奴隶制时代而不是封建社会,在这点上,我是同意郭沫若先生的看法的 。春秋战国是一个整个时代,先秦诸子的思想都是这一整个过渡期的剧变中的意识反映 。孔子是先秦诸子中最早的一个 。他的进步面之一,就是反映奴隶制社会崩溃期的“人”的解放,这个伟大现实在他思想体系上,就是“仁”的学说,就是把教育从贵族所专有(官学),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给一般人(私学) 。孔子的进步面之二,就是他在这段过渡期——同时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期——中,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提供了一些虽然粗略的但是规模宏大的政治建设蓝图,他研究了以往的政治经验,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又加上一些适合社会发展情况的创造,给后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规模打下了一些基础 。把他称为封建社会的“圣人”,不是偶然的 。封建社会总比奴隶制社会前进了一步,所以就当时看,孔子的大部分政治理想是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的落后面主要是他还带有奴隶社会中的等级思想,甚而是氏族社会中所遗留的血统观念、狭隘地域观念,这就是表现在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正名,讲礼,讲君子、小人,讲天,讲命,讲内诸夏而外夷狄(对吴、楚就加以敌视),等等 。这里很多东西是陈腐的,孔子在讲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也特别流露出留恋一些旧事物的感情 。而且,更由于孔子所处的时代的过渡性以及他的政治地位(他既当过高级官吏,而且一生主要活动除了教育事业外也是奔走做官,就是教育事业也主要是训练弟子们做官的)的关係,他的思想有许多不彻底、不明朗、对上妥协、对劳动生产和劳动人民轻视的地方 。这些地方集中地表现了的就是他所谓的“中庸”之道 。这是他的软弱处 。他有进步面,有落后面,有软弱处,而进步面是主要的,这就是我对于孔子的估价 。概括地谈孔子,就是如此 。如果仔细考究下去,孔子的进步面、落后面、软弱处,我认为也还是错综的,好的不完全是好,坏的也不完全是坏 。举例说,他讲仁,这是进步的,但是同时讲礼,礼就限制了仁;他普及教育,这是进步的,但也并非普及到一切人,限度也仍然是有的 。他讲礼,一般说是落后的,但是他注重礼的内容而轻视礼的形式,这就又是改革;他讲天,讲命,一般说也是落后的,但他并没有迷信鬼神,也没有全部陷入宿命论,这就仍有他开明的地方 。他讲中庸,不错,一般地也是妥协性的表现,但是在“和而不同”上,在对弟子依不同个性而分别指示“过犹不及”上,在“学”与‘嗯”并重上,这就貌似妥协,而事实上是避免绝对化、片面化的正确态度和正确思想方法,这就又不能一笔抹杀了 。至于孔子对后代的影响,问题就更複杂,有好影响,也有坏影响;在坏影响中有的是孔子本来不对,也有的本来是有益的东西,而因为不正确的理解,就变为有害的东西 。关于这方面,责任就不能完全由孔子来负了 。所以我们—方面对孔子要有总的把握,—方面对他个别言论的实质和影响还要加以具体分析 。第二,在估价孔子时,我认为不能照我们主观上的认识,把孔子的思想作为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来对待 。也不能拿后代由于演绎孔子的思想而构成的一套完整的儒家思想系统来派作孔子的思想 。孔子虽然说“吾道一以贯之”,但究竟孔子的思想还没有达到成为一个严密的系统的地步,这是因为中国学术思想在那个时代还没发达到这个地步的缘故 。所以我赞成侯外庐先生等所提出的“不均衡”,“自论相违” 。很多人过高地估价孔子,或过低地估价孔子,主要是由于没考虑到这_点 。第三,在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一些具体贡献,如教育事业、编写历史、整理诗书上,在孔子个别有价值的言论(包括着智慧和经验)上,在孔子本人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积极态度上,大多数现代学者几乎没有异议,我认为这也就是应当肯定下来的东西 。所以,所谓对孔子也还不能“给以总结”,并不等于对孔子来一个“不可知论” 。我们应该把可以肯定的东西和还在争论的问题分别开来 。第四,无论谈孔子的历史地位也好,无论谈孔子的具体贡献也好,我们一定要避免个人崇拜 。这不只因为个人崇拜是不应该的,是会产生毛病的,而且因为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首先是不合乎事实的,是不科学的 。孔子无论有多高的成就,是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分不开的,而社会的发展首先是广大劳动人民所推动的 。孔子的出现也不是孤立的现象,就像同时的政治家子产、晏婴等,也已经具有和孔子相近的才能(虽然发展的方向不同);就像同时的普通人长沮、桀溺等,也已经具有和孔子对社会变动同等的关切(虽然看法不同);就像“士”这个阶层,当时一般也都在活跃着——他们都是生活在同一时代里呵 。孔子一生经过了_一些发展,这些发展也都步步可寻,都和他的丰富经历、刻苦努力分不开,而这些丰富经历、刻苦努力,也只有在他那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才有可能实现 。决不能把孔子当作奇蹟! 这就是我对于孔子粗枝大叶而又肤浅的看法 。至于本稿之成,也经过了一些岁月,中间阿英同志提过宝贵的意见,也得到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同志的很多帮助,这样才写完 。(但是并没有写好!)我要谢谢他们,并期待读者给我更多的教益! 长之1956年5月26日记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