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创始人兼CEO 杨勃( 二 )


豆瓣网创始人兼CEO 杨勃

文章插图
豆瓣网劣定位势然而 , 匿名的同时也减少了豆瓣用户的参与程度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 。从杨勃提供的数据来看 , 豆瓣当前的固定用户有700万 , 但是注册用户只有136到137万左右 , 许多用户上豆瓣只为看别人的评论 , 或者是排行榜 , 而从来没有参与 。之外 , 评论人士认为所谓的“晒客”一族 , 是否愿意在谁都不认识的社区填写数以万计的评论 。杨勃认为豆瓣网最大的杀手锏 , 在于3年里资料库的积累和核心用户 。以书评为例 , 据和讯IT了解 , 通过3年的时间 , 豆瓣网共累积了两百多万本书的书评 。人数多并不一定能出好评论 , 但杨勃觉得有能力写出好评论的人 , 已经成为了豆瓣的用户 , 并且是活跃用户和忠实用户 。这个社区 , 有些像中国的VeryCD , VeryCD拥有非常丰富的高质量内容 , 并且形成了从加工製造到流通的地下产业链 。豆瓣的书评或者影评的作者 , 同样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链条和关係 。对比其他SNS网站的竞争压力 , 杨勃怀疑这些有了电影频道的SNS , 即便能使用户的停留时间更长 , 但可能并不会给这个网站带来新的用户 。值得反思的是 , 网际网路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忠诚用户 , 杨勃对豆瓣网用户的期待不免有些乐观 。还记得在Web1.0时代走向Web2.0的那场部落格大战中 , 一开始冲劲十足的部落格中国 , 最终败倒在了入口网站的名人部落格和日誌搬家功能上 。入口网站有着雄厚的资金和资源 , 当资金下放到研发部门 , 当资源覆盖到有巨大号召力的公众人物 , 新兴网站就难以与之抗衡了 , 因为它缺乏认同和品牌 , 以及成熟的盈利模式作为资本支持 。发展方向不过 , 这些个功能的上线 , 曾在豆瓣团队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 豆瓣的定位到底是什幺 , 团队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 对此豆瓣内部却是分歧严重 。反对派主张豆瓣要专注于自己的擅长领域 , 把书、电影、音乐做深做透 , 而不去整合别的网站的优势功能 。杨勃自己站在了“整合派”这方 , 他认为用户之间的交流很重要 , 他能更好地帮助用户发现更多的好书、好电影、好音乐 , 这和豆瓣作为“发现的平台”的定位是一致的 。因为 , 作为“发现的平台” , 豆瓣还没有对手 。杨勃自己发现的就是一个全新的市场 。他认为 , 对于豆瓣的现状 , 用户间的交流很重要 , 觉得sns网站什幺好用 , 就应该拿过来用 。在“拿来主义”的道路上 , 杨勃坚定的站在了“实用主义”的立场 。经过激烈的争论 , 以杨勃为首的一派胜出 。4月份 , 豆瓣推出了一个更有sns网站特徵的功能——日记 。它的意义除了加强用户间的交流外 , 还给用户一个发表意见的平台 。杨勃的理想状态 , 也许是让豆瓣用户的评论 , 形成一种话语权 , 从而形成影响力 。
豆瓣网创始人兼CEO 杨勃

文章插图
豆瓣网创始人杨勃 日记功能上线几天 , 就有上万篇日记诞生 。豆瓣已经不会出现很多用户写完文章却不知道往哪里放的尴尬局面:一篇名为《尊敬的萨伊德先生 , 您穿卫生裤吗?》的随笔 , 主要内容是说国内外人们穿卫生裤的不同习惯 , 这篇文章却作为书评放在了内容毫不想乾的《东方学》下;另有用户建一个只有自己能发帖的小组 , 以此作为自己的豆瓣部落格 。杨勃一贯的创新理念是:从最简单的开始 。当前日记功能只能有文字 , 但是这并没有给豆瓣带来流量上的飞跃 。未来豆瓣还会慢慢添加日记贴图等功能 。杨勃的豆瓣 , 也是需要有心人慢慢发现 。发展历程豆瓣网创始人杨勃06年开始 , 豆瓣的规模每年都增长四倍 。早年豆瓣用户的相似度很高 , 大家推荐出来的书、电影、音乐都符合彼此的口味 。但是现用户的构成太多元了 , 一些人十分推荐的书 , 另一些人可能并不喜欢 , 好比在一本在物理界受到极高荣誉的书 , 在一个历史学家眼里并没有太大价值 。豆瓣审视了自己“最核心的内容是围绕个人产生的”的原则 , 决定逐步採取“去中心化”决定 , 弱化豆瓣网的媒体特徵 。至于具体的做法 , 杨勃会去掉一些公共内容 , 比如首页推荐 。去掉这些内容后 , 网民想要了解好看的书、电影 , 好听的音乐 , 就必须注册为豆瓣用户 , 并提供自己的兴趣点 。然后豆瓣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经过周密的算法后 , 向他们推荐书、电影、音乐 。与此同时 , “去中心化”更为豆瓣的二次融资 , 提供了一笔巨大的财富:用户数量的提升和用户信息的提供 。豆瓣去掉首页推荐后 , 许多网民就失去了“只看不注册”的这顿免费午餐 。这幺一来 , 游离于豆瓣外的500多万固定网民 , 有望注册成为豆瓣的正式用户 。用户提供自己兴趣点后 , 在得到豆瓣推荐的文艺产品的同时 , 也为豆瓣完成广告精準投放提供了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