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

文章插图
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是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操作原则和方法作出的规定 。它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
基本介绍中文名:会计核算制度
外文名:Accounting system
性质:经济学名词
适用:企业
包括的内容与会计核算的内容相对应,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容包括:1.会计凭证的取得、填制、审核和错误更正的规定 。2.会计科目(账户)的设定和运用的规定 。3.会计记账方法的规定 。4.会计记录文字、会计期间和记账本位币的规定 。5.会计账簿的设定、登记、错误更正、对账和结账的规定 。6.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规定 。7.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规定 。8.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 。9.其他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定 。违反后果一、未按照规定取得、填制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法律责任(一)《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法律对上述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理解上述规定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关于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 。应当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这一行为的主体是填制、取得原始凭证的主体,既包括填制原始凭证的主体,也包括取得原始凭证的主体,即出票人、收票人;二是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既包括填制、取得原始凭证的程式不符合规定,如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后不出票,出票人不得使用他人的票据代替自己的票据,向收票人出具空白票据由其自行填写,收票人向出票人以外的第三人索取票据或者购买票据等,也包括填製取得的原始凭证的内容不符合规定等 。2.关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在单位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中起领导、组织、决策作用的单位负责人,他可以是单位一把手,也可以是单位其他负责人,关键是要看谁在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中起领导、组织、决策作用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在单位实施违法行为的过程中直接参与实施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一般包括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和其他参与实施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 。3.行政责任的实施主体和承担主体 。行政责任的实施主体是指有权对违法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的机关或单位,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责任的实施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 。所谓有关单位,是指按照干部管理许可权有权对违法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行政处分的单位,比如上级单位、行政监察部门等 。行政责任的承担主体是指承担行政责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责任的承担主体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4.如果上述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仅需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1)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的对象为责任人,如果责任人的身份为国家工作人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具体方式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等八种 。如果责任人的身份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则不应给予行政处分 。(2)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对象可以是责任单位,也可以是责任人,具体包括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对承担责任的单位罚款、对承担责任的人员罚款、吊销会计人员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这些具体处罚方式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作出 。5.如果上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并没有对上述违法行为单独明确规定为犯罪,但是,如果上述违法行为造成了偷逃税款、骗取出口退税、贪污、挪用公款等严重后果,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分别定罪、量刑 。6.有关法律对上述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同的法律根据其立法目的的不同和实际需要而作出不同的处罚 。为了避免对同一种违法行为重複处罚,《会计法》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其他法律有相同规定时,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罚 。这就是说,当某种违法行为发生时,首先应当判断其他法律是否有行政处罚的规定 。如果有,就应当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反之,则应当适用《会计法》的规定 。这是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进行处理的 。二、不依法设定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或者登记的账簿不符合规定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不依法设定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或者登记的账簿不符合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理解这一规定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1.上述行为若不构成犯罪,仅应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2.上述行为若构成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并没有对上述违法行为单独明确规定为犯罪,但是,如果上述违法行为造成了偷逃税款、骗取出口退税、贪污、挪用公款等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分别定罪、量刑 。3.有关法律对上述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例如《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公司违反本法规定,在法定的会计账册以外另立会计账册的,责令改正,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又如《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其中的情形之一就是未按照规定设定、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 。这是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作出的规定 。三、未按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不按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可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方式:1.上述行为若不构成犯罪,应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2.上述行为若构成犯罪,应按《刑法》的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四、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丢失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方式 。五、伪造、变造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理解上述规定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伪造会计凭证,是指以虚假经济业务或者资金往来为前提,编制虚假的会计凭证的行为 。主要表现有:(1)伪造根本不存在的经济事项的原始凭证;(2)以存在的会计经济事项为基础,用夸大、缩小或隐匿事实的手法伪造原始凭证,如製作假髮货票、假收据、假工资表等假的原始凭证;(3)由于会计人员审核不严或玩忽职守、丧失原则,以伪造的原始凭证为基础,填制记账凭证,如根据假髮票凭空编制记账凭证的行为等 。变造会计凭证,是指利用涂改、拼接、挖补或者其他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的真实内容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1)涂改原始凭证中的日期、数量、单价、金额等内容;(2)利用计算机、複印机等先进工具,对原始凭证进行二次处理;(3)由于会计人员审核不严或玩忽职守、丧失原则,以变造的原始凭证为基础,填制记账凭证,如根据涂改后的发票编制记账凭证的行为等 。伪造会计账簿,是指不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伪造或者变造的虚假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或者不按要求记账,或者对内和对外採用不同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计算依据登记会计账簿的手段,製造虚假的会计账簿的行为 。变造会计账簿,是指利用涂改、拼接、挖补或者其他手段改变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的行为 。如改变会计账簿所记录的日期、单位名称、摘要、数量、金额等 。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不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不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为基础,擅自虚构有关数据、资料,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2.如果上述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仅需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3.如果上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1)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纳税人採取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l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扣缴义务人採取前述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10%以上并且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对多次犯有上述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2)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信息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3)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档案(包括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上述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本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4)此外,如果行为人虚报注册资本、虚列出资、抽逃出资、贪污、挪用公款、侵占企业财产、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实施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应当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分别定罪、处罚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刑法》尚未明确将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作为单独犯罪加以规定,而只是在其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后,作为犯罪情节、手段,分别以偷税罪、公司提供虚假会计报告罪、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档案罪及其他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六、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要理解这条规定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隐匿是指故意转移、隐藏 。故意销毁是指故意予以毁灭 。2.上述行为若不构成犯罪,仅需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3.上述行为若构成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按《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涉及到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 。七、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 《会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要理解这条规定,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授意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 。指使是指通过明示方式,指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 。强令是指明知其命令是违反法律的,但仍强迫他人执行其命令 。2.若上述行为不构成犯罪,仅需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3.若上述行为构成犯罪,应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按《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涉及到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 。4.如果上述行为构成多人犯罪,这种犯罪属共同犯罪 。八、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会计人员,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可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方式:1.上述行为若不构成犯罪,应承担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2.上述行为若构成犯罪,应按《刑法》的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