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荒山生态林营造及植被恢复技术【荒山生态林营造及植被恢复技术】《荒山生态林营造及植被恢复技术》是2010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房用 。
基本介绍书名:荒山生态林营造及植被恢复技术
作者:房用
ISBN:9787511101778
定价:52.00元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3-1
开本: 16开
内容简介《荒山生态林营造及植被恢复技术》内容简介: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但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导致了诸多环境危机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 。进入21世纪,建设生态型社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人类的共识 。鑒于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随之带来了土壤沙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等恶果,因此植被恢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 。荒山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恶劣、难以开发利用,不但抑制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而荒山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或人为干扰严重导致植物难以生存繁衍 。因此,荒山植被恢复历来是生态恢复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十五”计画纲要中指出:“绿化荒山荒地,全面恢复林草植被”是今后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 。国家林业局2007年也表示,今后我国退耕还林工作重点将转向以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为主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 。山区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小视 。除“大跃进”、“文革”时期之外,我国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工作至今已经进行了50多年,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是,据国家林业局第六次森林总资源普查(1999-2003年)结果显示,我国仍有5 333万hm2宜林荒山尚未绿化 。尤其是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大片山地仍然呈现出荒山秃岭、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传统造林方法有不少缺陷导致现有人工植被存在存活率低、结构简单、生产力低下、稳定性差等弊端 。具体表现在:树种选择不合理,树种配置观念欠缺,忽视先进高效造林技术的开发套用,不重视抚育工作 。荒山裸岩地区机械地採用传统方式造林,造林成功率极低,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 。、即使苗木存活,也生长发育不良、天然更新能力弱,形成疏残次林 。甚至有些荒山地区,由于植树造林时大面积整地造成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人工种植的苗木难以成林,反而加速了生态系统的退化 。图书目录第一章 绪论1.1 国内外研究现状1.2 荒山的概念及其植被恢复理论1.3 我国荒山植被恢复的历史1.4 荒山植被恢复的作用第二章 山东省荒山植被恢复概况2.1 山东省自然概况及其荒山分布2.2 山东省荒山植被恢复历史与研究现状2.3 荒山植被恢复理论第三章 荒山立地条件评价3.1 限制造林效果的环境因子3.2 山东省荒山立地条件类型第四章 石灰岩山地封山育林植被变化研究4.1 情况与方法4.2 结果与分析4.3 结论第五章 荒山恢复植物材料选择研究5.1 荒山造林物种选择的原则5.2 山东省石灰岩荒山适宜的恢复物种5.3 山东省花岗岩荒山适宜的恢复物种5.4 荒山恢复物种选择的研究进展5.5 山东省荒山造林灌藤植物资源研究5.6 山区几种藤本植物的特性与评价研究第六章 荒山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模式研究6.1 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模式研究6.2 花岗岩山地植被恢复物种配置模式的研究第七章 荒山造林关键技术研究7.1 概述7.2 荒山造林适宜的整地技术7.3 荒山造林适宜的抗旱技术7.4 几种藤本植物材料造林效果评价7.5 侧柏林分不同郁闭度对其林下侧柏种子成苗的影响7.6 荒山混交林营造技术7.7 荒山造林技术综合比较研究第八章 山东省荒山水土保持植被蓄水保土功能研究8.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8.2 水土保持森林植被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研究8.3 水土保持灌藤植被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研究8.4 水土保持草本植物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研究第九章 荒山森林植被恢复与林业生态安全评价9.1 荒山森林植被恢复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思路9.2 山东省荒山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技术第十章 荒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10.1 荒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的内容和方法10.2 荒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10.3 荒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达到的效果10.4 荒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取得主要成果附录 山东省荒山造林树种名录参考文献
- 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
- 连云港云台山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 孩子自暴自弃的方式
-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
- 福建省世新工程营造有限公司
- 营造
- 2020年山东日照烟草局四项措施营造卷烟市场监管新秩序!
- 荒山养猪遭遇备案难 既不违法也不是禁养区 备案为何下不来
- 志愿者|志愿者助力营造温馨浪漫约会
- 沈阳市应急管理局|沈阳市应急管理局:百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营造良好文明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