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帝朱由检临*前,写下一段著名的遗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 。
显然,这位亡国之君把亡国之责算在了手下大臣头上,而在此前后,崇祯手下重臣从洪承畴到吴三桂纷纷倒戈降清,似乎验证了崇祯对诸臣责难不虚 。
崇祯与大臣,究竟谁毁了谁?
不可否认,一些曾被崇祯皇帝寄予厚望的大臣的确戏弄了崇祯,诸如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暗地里已经变节投敌,而崇祯皇帝却以为其壮烈殉国,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悼未完,传来确认的“洪承畴降敌”消息,搞得主子好不难堪!
然而,如果据此把大臣的的作用夸大到“亡国”的地步,则对大臣而言,是极不公平的 。事实上,明朝自朱元璋废掉丞相以来,皇帝独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体制上还是行政设置上,不存在大臣架空皇帝的可能,所以从根本分析,崇祯与大臣,首先是谁能毁谁,是不言而喻的 。
网络配图
危如累卵之下,谁能替皇帝撑住江山?只能依靠同一个战壕的人 。而崇祯却把朝廷大臣视为“贼寇”与“鞑子”之外的“第三股敌人”,故此边用边毁,股肱之臣在他手下无一善终 。
我们可以替崇祯皇帝算算这笔账,自崇祯皇帝执政之后,从卢象升到袁崇焕,他毁掉了多少股肱之臣——崇祯在位17年,前前后后换过50位内阁,14位兵部尚书 。*或逼得自的督师或总督多达11人,*巡抚11人、逼*1人 。被他抓进监狱关押、殴打、间接逼*、战*、自、判刑的高级*员多达几十人 。
崇祯十四年,也就是亡国前三年,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具有大臣资格的*员就多达145人,这个数字几乎占当时具有大臣资格*员的一成比例 。
纵观崇祯一朝,并非无人,袁崇焕、祖大寿、卢象升、孙传庭等等,都是一时杰出的将帅 。文*如文震孟、刘宗周等等,也都可圈可点 。然而,这些人的下场都是悲剧 。令皇太极胆寒的袁崇焕和直声满朝的翰林院庶吉士郑?,以千刀万剐的酷刑被处* 。在剿“寇”战场上曾俘获高迎祥、几乎使李自成全*覆没的卢象升和孙传庭,在谗言中一个受重惩,一个被下狱达3年之久 。最后,在监*太监的威和朝廷的瞎指挥下,两人均无谓地战*,*时卢才39岁,孙也不过51岁 。
【崇祯临终疾呼大臣亡国:他不用为亡国负责吗?】在无常而又勤快的崇祯皇帝折腾下,股肱之臣只有两条路可走:一者牺牲;二者投敌 。就是不能伴崇祯这个君主太久,否则会*得很难看 。
网络配图
就拿宿将卢象升来说,得到崇祯的重用得不到崇祯的信任,崇祯派他打仗却不放开兵权,卢象升作为堂堂总督、总理,真正能够完全控制的人马不过区区六千人,如何能打赢国家级别的大战役?
最后,这个股肱之臣所能做的,就是只求一* 。因为他明白,回到这样的朝廷,自己也早晚会成为“岳飞第二”,与其窝窝囊囊地回去让主人整*,不如战*疆场马革裹尸 。史曰:文*不贪财,武将不畏*,则天下太平矣!而一个皇帝,一旦逼得股肱之臣心*,则天下易人亦不久矣!
即便是洪承畴这样的贰臣,也不排出除迫于崇祯的压力的缘由 。洪承畴自知打了败仗回去没好,不会得到崇祯的宽容,不如改换门庭,一降了之的好 。
主子的性情决定臣下的工作作风 。在崇祯这个生性多疑、用人不专的皇帝手下做事,大臣没有一点安全感,朝中人人自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是主子逼出来的结果 。
网络配图
在反复无常的主子手下,只有“牺牲”能博得最终好评 。崇祯皇帝特别希望大臣以牺牲来报答皇恩,如果你不“牺牲”,就得不到褒奖,甚至很难善终 。
- 明末亡国之君:揭崇祯皇帝朱由检悲惨的一生
- 明朝崇祯:唯一竟因藏私房钱而丢性命的皇帝
- 李鸿章临终为何痛骂毓贤误国?
- 崇祯后妃多是绝色最后却大多被他砍
- 明朝崇祯皇帝最大历史错误就是重用了袁崇焕
- 明朝本有机会翻盘但崇祯帝走错这一步全盘皆输
- 不可思议!崇祯皇帝的致命利器竟是迷魂香
- 崇祯皇帝手上2张王牌其中1张能搞定李自成!
- 崇祯皇帝为什么这么恨袁崇焕?把袁崇焕最后给凌迟处*
- 崇祯皇帝在上吊自前为何命人将*了十几年的魏忠贤重新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