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周郎国士无双:竟被一本书冤枉了他2000年( 二 )


羽扇纶巾
【江左周郎国士无双:竟被一本书冤枉了他2000年】唐李白在《赤壁歌送别》中云:“二龙争战决雌雄 , 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 , 周瑜于此破曹公 。”宋代戴复古也曰:“想当时 , 周郎年少 , 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 , 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 , 一鼓困曹瞒 , 今如许 。”这说明 , 在这个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中 , 大破曹操的总指挥应是周瑜(诸葛亮当时只是“孙刘联盟”的使者 , 实际上并没有参与作战) 。“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如是说 , 可见 , 周瑜才是“赤壁大战”的头号功臣 。
确实 , 历史上的周瑜是东汉末期杰出的*事家 , 他征江夏、伐黄祖、建水师、定江东、烧赤壁……叱咤风云 , 无坚不摧 , 帮助东吴孙氏打下了半壁江山 。孙权称帝后 , 曾多次流着眼泪对公卿大臣们说:“孤非周公瑾 , 不帝矣 。”可惜 , 天妒英才 , 公元210年 , 周瑜领兵攻打西川 , 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时 , 箭伤发作 , **途中 , 年仅36岁 。
查阅史料 , 周瑜的功绩有目共睹 , 赤壁之战的“男主角”并非诸葛亮 , 周瑜也决不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之辈 。可是 , 为何到了《三国演义》里 , 周瑜却变成了一副令人“厌恶”的面孔呢?
周瑜在《三国演义》被刻意的贬低 , 是出于小说艺术的需要 。罗贯中承袭了“帝蜀寇魏、尊刘贬曹”的创作思路 , 诸葛亮作为小说的第一主人公 , 作者当然会不遗余力地去烘托、渲染 。为了突出诸葛亮 , 罗贯中不仅虚构了许多情节 , 还巧妙地“移植”了周瑜的功劳 。比如 , 诸葛亮舌战群儒 , 智激周瑜 , 这才使得孙刘成功联盟共同抗曹;草船借箭 , 巧借东风 , 周瑜方能赤壁建功 , 否则就会“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对周瑜性格上的“恶搞” , 也是为了映衬和对比诸葛亮 , 周瑜气量狭小、意气用事 , 方能显示诸葛亮的宽宏大量、沉稳老辣;周瑜处心积虑 , 诸葛亮则从容不迫;周瑜魔高一尺 , 诸葛亮就道高一丈 。可叹!周大都督虽智勇兼备 , 但在诸葛亮面前 , 却总是捉襟见肘 , 生生地沦为了陪衬 。
虽然《三国演义》里周瑜的“劣迹”已妇孺皆知 , 但是 , 小说终究是文学艺术作品 , 不能等价于真正的历史 , 所以对于那个“声誉不佳”的周瑜 , 我们不妨一笑置之 。
先人用智慧和鲜*交织成一部部荡气回肠的传世巨著,睿智中华 , 龙之传人 , 若能尽数领略 , 定可早日扬名立万 , 安邦定国 , 兴复中华 。《*眼新视野》竭力挖掘中外伟人遗留“宝藏“为中华崛起尽绵薄之力 , 感谢读者亲览 , 必为志存高远之人 , 愿与君共勉!
编者目的在于多角度解读先人 , 发掘伟人遗慧, 。文章中必有片面、失实、缺点、遗漏或错误之处 , 恳请读者朋友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