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红砖建筑( 二 )


闽南红砖建筑

文章插图
鸟瞰——闽南红砖建筑明清建造的正规宫殿式民居规格巨大,建筑宏伟,往往为群体建筑,在建筑造型上既堂皇古雅,又肃穆大方,在文化内涵上,既体现了与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尚礼气氛,又让人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其布局具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 。另外,建筑群内名人雅士的墨迹于门墙、厅壁上随处可见,内容丰富多样,体现皇宫式大厝主人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崇尚风雅的心理 。中西合璧土楼在泉州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等内地县份,沿海县份个别地方也有 。除土楼外,泉州还有木楼、竹楼、吊脚楼等建筑型制,主要分布在永春、德化等竹木资源丰富的地方 。泉州土楼基本上兴建于清代,在其建筑外观上,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封闭性和防卫性,尤其是后者 。不少土楼都有了望台、射击孔,墙壁和大门都很厚实,不但要封铁皮,还要在门上方安置水槽,以防火攻 。这使人联想到土楼民居形成时期的战乱频繁、土匪出没的历史背景 。而在土楼的内部结构方面,则又使人感受到一种囿于封闭圈里的相对开放性,至少在各家日常生活中的隐秘性方面,就不如村落聚居模式的一家一户小住宅 。土楼居民的集体意识比较强烈,风雨同舟,同甘苦,共患难,一旦发生战事,一座土楼就是一个战斗的集体 。在泉州各种传统建筑中,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在近现代尤为多见,相当部分都是当年的华侨回国建造,有的建筑材料还是从国外漂洋过海运回的 。至今,散落在大街小巷中的中西合璧的古民居建筑就是明显的佐证 。这些中西合璧建筑,是了解各个时期泉籍华侨活动、商贸往来、历史文化的难得的素材,更是研究泉州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活史料” 。泉州“最红”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探访,它坐落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俗称“漳州寮”,距泉州市区20公里 。远处望去,只见墙壁、屋顶、地面,整座建筑上下都透着红色,且布局严整,规模宏大 。当地导游告诉采访人员,闽南各地的红砖厝还有不同的特色:闽南红砖建筑以泉州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其中泉州的“最红”;漳州红砖厝的特点则多为红砖灰砖混搭,红砖多用于装饰部分,而金门、厦门的红砖厝也略有不同 。厦门海沧新垵红砖古民居漳州龙海东园镇埭尾村埭美社水上古民居,人称“闽南第一村” 。站在村外的高处俯瞰,水道像一条翡翠环,将整个村子圈起来 。红砖瓦、灰白墙、燕儿尾、水环绕,是它的特色 。276座红砖古厝比肩依偎,古厝之间边门对着边门,中间仅隔一米多宽,当边门全部打开,就形成一条由村头到村尾的快捷通道 。这种特殊格局,不仅体现了闽南建筑的精巧构思,还蕴涵了闽南人和谐共处的人文精神 。据了解,埭美社已有560多年的历史,由开漳圣王陈元光第25世孙陈均惠的第八世后裔开基,至今仍为陈氏族群的聚居地 。闽南红砖建筑的起源尚无定论 。福建博物院副研究员楼建龙认为,早在宋代,这种建筑已经在闽南地区开始推广和建造 。红色的建材是专用于皇家宫殿、庙宇及帝王宗祠这一类建筑,被称为宫廷色,本为“庶民不许”,却在闽南民间大量使用,这除了与闽南人长期从事海外贸易,民间积累了巨大财富以及炫奇斗富、讲求排场的乡风有关外,由于福建沿海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山高皇帝远”,加上闽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特性,使得外形富丽堂皇,被称为“皇宫起”的违禁红色建筑在闽南一带悄然风行 。红砖建筑以三间张双落大厝为基本单元,大量使用红砖红瓦,广泛套用白色花岗岩做台基阶石,屋顶多为两端微翘的燕尾脊,壁、廊、脊等细部装饰十分精緻,不仅外观独特,而且在装饰与色彩纹样等方面都与其他区域的建筑截然不同,既有“东方家园”雅称,又有“中西合璧”美誉,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