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橄榄


滇橄榄

文章插图
滇橄榄【滇橄榄】滇橄榄(Phyllanthus emblica Linn.)又名云南余甘子,是大戟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植物余甘子的果实 。植物春季开花,花小,单生黄色,雌雄同株 。果实肉质,扁球形,熟时呈红色 。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部常见 。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滇橄榄果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除了含有胺基酸和微量元素外,更为重要的是它Vc含量高,且由于黄酮和单宁类物质的保护,滇橄榄经加工后其Vc的留存率仍高达72%,远远高于其它果蔬 。果实入药,具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效 。现代研究,滇橄榄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防衰老等作用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滇橄榄
拉丁学名:Phyllanthus emblica Linn.
别称:余甘子,庵摩勒,米含,望果,木波,七察哀喜,噜公膘,油甘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大戟亚目
科:大戟科
属:叶下珠属
组:余甘子组
形态特徵灌木,高达2米;枝条四棱形,长达5厘米;全株无毛 。叶紧密排成二列,叶片纸质,线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宽1-2毫米,两端钝;侧脉不明显;叶柄极短;托叶披针形,长约2毫米 。花雌雄同株,组成团伞花序,生于小枝下部叶腋内;雄花:花梗丝状,长约2毫米;萼片4,倒卵形,长约1毫米,镊合状排列;花盘腺体4,膜质,倒卵形,与萼片互生;雄蕊2,花丝合生;雌花:花梗长约2毫米;萼片6,卵形,全缘,长约1.5毫米;花盘杯状,围绕子房基部,顶端不规则缺裂;子房卵珠状,花柱3,顶端2裂 。蒴果圆球状,直径4-5毫米,果皮薄,淡褐色,3瓣裂;种子三角形,长约2毫米,有小乳头状凸起 。
滇橄榄

文章插图
滇橄榄(图1)生长环境生于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向阳处 。分布範围产于广西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生于山地灌木丛中或疏林下 。分布于越南、泰国、高棉 。模式标本采自高棉 。品种分类贵州叶下珠Phyllanthus bodinieri (H. Lév.) Rehd.尖叶下珠Phyllanthus fangchengensis P. T. Li隐脉叶下珠Phyllanthus guangdongensis P. T. Li单花水油甘Phyllanthus nanellus P. T. Li蜜甘草Phyllanthus ussuriensis Rupr. & Maxim.栽培技术栽培方法种子採收余甘子一般4~6月开花,种子于11~12月成熟,果皮变红时就可採种,应选择生长迅速、成年健壮、抗性强、无病虫害的优良树作为採种树,果实採回后捣烂、搓洗净后阴乾,用麻袋或布袋贮藏 。苗地选择苗圃地应选择坡度在8度以下的半阳坡地或平地,土质疏鬆、土壤肥沃、透气良好、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育苗时,细緻整地,做高床,苗床宽1m,长度依地形和管理方便为宜 。床面要整平,土块要敲细,床面的熟土应集于一旁作营养土的配料 。种子处理⑴催芽 选择排水良好、背阴的地方做沙床,用河沙作基质,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将余甘子种子按l:2的比例与湿沙混合拌匀后置入沙床内,摊平,再盖上一层湿沙,厚度以种子不裸露为宜,上面再盖一层草蓆,每天浇少量水保湿,进行催芽处理,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⑵播种 将经过催芽处理的余甘子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内,播种后覆盖厚度为0.5cm左右的细土,最后盖上草蓆,浇透水 。播种后应每天浇水1次,使苗床保持湿润 。10~15d后,苗木开始出土,此时应逐步去掉草蓆;20d左右,苗木基本出齐,应及时移栽 。袋苗培育⑴营养土配製及装袋 採用2份已腐熟的农家肥和3份腐殖质土,再加4份苗圃地的熟土和1份细沙混匀,或在苗圃地的熟土中加入3%~5%的普钙或l0%的农家肥拌匀,配製成营养土 。然后,将营养土装入营养袋,营养袋规格一般为l8cm×20cm,厚度6丝以上,装满后按每行l0袋摆放在苗床上,四周用土埋好(埋土与营养袋齐平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