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唐诗 无题


李商隐唐诗 无题

文章插图
无题(李商隐唐诗)【李商隐唐诗 无题】 《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七言诗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无题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体裁:七言诗
作者:李商隐
其一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
    无题:作者对所写的内容有所隐讳,不愿或不便标题 。
2.画楼:有彩画装饰的楼 。桂堂:用香木构筑的厅堂 。3.灵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条白纹贯通的叫作"通天犀",看作是神灵奇异之物 。4.送钩:《汉武故事》:"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帝披其手,得一玉钩,手得展 。故因为藏钩之戏 。"后人效之,成为酒宴席上一种酒令,藏钩于手中,令人猜,不中饮酒 。5.分曹:分组 。射覆:猜测藏在器皿下的东西,猜不中者饮酒 。6.兰台:即秘书省 。《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 。转蓬:一种草,蓬生如圆球状,秋后乾枯,被风吹离根部,随风飘走 。以"无题"为诗题,是李商隐的创造 。此诗向来解释纷歧,或曰言情,或云托意君臣之难遇 。即以言情而论,亦难知其属情者为何人 。刘、余《集解》云:"此二首显为赋体,而非比兴寓言之作 。……所述殆为作者亲身经历之事情 。而非託事寓怀,借美人以喻君子之寓言 。……此二章之实写宴饮场面,具体交代'我'之仕履行迹……首章系追忆昨夜所参预之一次贵家后堂宴会 。星晨好风,渲染良夜气氛;画楼西畔桂堂东,盛宴良会之所 。身无一联,谓彼此身虽不能相亲相接,效彩凤之双飞,心则固如灵犀一线,相通相应 。腹联送钩射覆,酒暖灯红,正写盛宴热闹情景,而觥筹交错之间,双方目成心会之情可想 。……末联则谓晨鼓催人,不得久留其间,走马应官,赴职兰台之际,不禁有身如转蓬之叹也 。'听鼓应官'与下首'一夜'相应,盖昨夜之宴,竟彻夜达晓矣 。……二诗作于义山任职秘省期间,则开成四年春、会昌二年春、六年春似均有可能,颇难定编 。冯系开成四年初入秘省时,张系会昌二年重官秘省时,均无确据 。视首章末联以'走马兰台'为转蓬不定之生活,似带身世沉沦孤孑之感,与《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我时憔悴在书阁,卧枕芸香春夜阑 。赴辟下昭桂东郊痛哭辞兄弟'等句情调仿佛,或作于会昌六年春 。然终乏确证 。姑依张笺暂系会昌二年春 。附此诗之第二首: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此二诗虽不能确係于某年,但必是商隐在长安秘书省时所作 。商隐已娶王氏,而诗中恋情非为王氏而发,则必为婚外恋情无疑 。从诗中描写的生活内容看来,其所爱幕者,当为贵家女子,但只能暗通情意 。三、四句是名句,也是这首诗的重心 。其二无题(其二)来是空言去绝蹤,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1、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採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此《无题》四首之作年难考 。有人猜测大约作于开成三年(838)婚于王氏之前,所思恋者当为大家闺秀 。第一首写天涯游子相思情怀 。首句写梦幻之虚无飘渺 。次句言梦醒之际的孤独 。三句写梦中因远别而悲啼,四句写急于写信,不待墨浓 。五六句言孤灯独宿的情景 。独自一人面对绣着金色翡翠鸟和芙蓉花的帷帐锦被,思念意中之人 。《楚辞·招魂》:"翡翠珠被 。"鲍照《拟行路难》:"七彩芙蓉之羽帐 。"七句用汉武帝求仙故事以喻所求之难得 。汉武帝信神仙方士之说,东出海访蓬莱仙山,终未得 。八句写自己与所思之阻隔难通,远甚于武帝之于蓬山 。此诗以倒叙起,先写梦醒、次述梦中,複写梦后,虚虚实实,如真如幻,层层揭示理想与现实、虚幻的完美与真切的残缺之间巨大的反差 。可与白居易《花非花》诗参读 。第二首调换了抒情主人公,写幽闺女子的殷殷恋情 。前四句写她居住之处,可知是富贵人家的女子 。飒飒东风,款款荷塘,轻雷细雨,皆起兴之笔,渲染幽闺情调,哀艳氛围 。《楚辞·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 。"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金蟾齧锁:鼻钮如金蟾形的香炉 。此喻难以开启 。玉虎:辘轳 。丝:汲水的井绳 。何焯评云:"三句言外之不能入,四句言内之不能出 。防闲亦可谓密矣 。"贾氏句:用贾充女和韩寿的故事 。《世说新语·惑溺》?quot;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 。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悦之 。恆怀存想,发于吟咏 。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 。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 。寿矫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 。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 。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箸人则历月不歇 。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 。充秘之,以女妻寿 。"此商隐以韩寿自喻,以贾女喻所恋之人 。宓妃句:用洛神与曹植故事 。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李善注:"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洛水为神 。""魏东阿王(曹植)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 。太祖(操)回,与五官中郎将(丕) 。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 。黄国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缕金带枕 。植见之,不觉泣 。时已为郭后谗死 。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赍植 。植还度轘辕,少许,将息洛水上,思甄后 。忽见女子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 。'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 。又云:'岂常辞能,俱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 。'言讫,遂不复见所在 。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 。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此以曹植自喻,而以甄氏喻所恋之女 。二句皆言才子佳人之相互爱慕 。春心:爱慕之心 。灰:犹灭,无望 。此言贾氏窥帘、宓妃荐枕之事,于己则为虚无,因此告诫自己不要让春心像春花那样开放,多一寸相思,就多一寸失望、伤心和苦恼 。这是正话反说,实则言春心刻骨,挥之不去 。商隐之无题诗,历来有"艳情"及"寄託"等诸多解说 。此《无题》四首亦有说寓意令狐者,有说艳情者 。皆乏本事可证 。然诗之能指虽多,读者固可见仁见智,而文本之所指,则不出追求与幻灭两端,此义山诗之常谈 。义山特长于风华美艳、百宝流苏之中,寓凄凉深切、铭心刻骨之思 。其三无题(其三)相见时难别亦难2,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3,蜡炬4成灰泪始乾5 。晓镜6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7此去无多路,青鸟8殷勤为探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