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祁连县2013年 , 祁连县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 6422名贫困户纳入城乡低保 , 215名贫困户纳入五保供养 , 259名孤儿和163名残疾人纳入保障系统 。2178名7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 , 924人次享受大病救助 , 为618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76万元 。县社保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优质服务视窗” 。基础设施2013年 , 祁连县投资760万元实施了大拉洞饮水水源工程 , 有效改善了城镇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投资731万元在青阳沟、地盘子、托勒等六个村实施了人畜饮水安全工程 , 解决了5029人2.8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5490万元建成党政军企共建示範村砂路37条390公里、村道硬化99公里 。投资662万元建成通村油路4条19公里 , 投资400万元建成通村砂路40公里 , 投资836万元建成便民桥樑22座;新建廉租房、奖励性住房、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1552套;投资1.02亿元的央隆乡光伏电站建成运营 。在县城和扎麻什乡开通了3条公交客运线路 , 告别了祁连县“无公交”的历史 。风景名胜祁连县是青海省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 。祁连县具有北接河西走廊 , 南连环湖过境通道的区位优势 , 在全省“一圈三线”旅游战略布局中处于“北线”的核心位置 , 是青海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祁连县是“大美青海”的缩影 。有“天境祁连”、“东方瑞士”等美誉 , 有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祁连山草原 , “中国百大避暑名山”——牛心山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祁连风光”等 ,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
文章插图
黑河大峡谷祁连县长期以来 , 各民族和睦相处 , 共同繁荣 , 共同进步 , 孕育了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多元文化 。阿柔“逗曲”、藏族“拉伊” , “花儿” , “社火”等彰显了各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底蕴 。数千年来 , 世居在此的先民们自由的信仰不同宗教 , 形成了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多宗教并存的宗教文化 。以寺沟口遗址、夏塘东台遗址为代表的卡约文化遗址 , 以宋代的古方城、三角城、元代的峨堡古城等为代表的古建筑 , 以阿柔大寺、上庄清真寺等为代表的宗教寺院成为祁连灿烂的多元文化瑰宝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纪念苑为全县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範基地 。祁连黑河大峡谷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黑河大峡谷 。全长800多公里的黑河大峡谷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 , 其中有70公里属“无人区” 。峡谷内有冰川800处 , 分布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 。穿越峡谷的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 , 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 , 被誉为“河西走廊的母亲河” 。凭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 , 黑河大峡谷内的高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 是旅游探险的理想去处 。卓尔山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 , 国家AAAA级景区 , 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 。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 , 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 。卓尔山景区项目建设地位于祁连县八宝镇 , 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 。站在卓儿山顶视野极度开阔 , 四周没有任何遮拦 , 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 , 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 , 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 , 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 , 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 , 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