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老百姓逢于何:唯一把母亲埋葬在宫中的平民

自古以来,很多帝王为了展示自己的丰功伟绩,都会兴建一些大的工程项目 。这些工程往往都被建造的高大雄伟,装饰的富丽堂皇 。到了晚年之后,他们又会修建一些相对较为舒适、安逸的修养之所,我们的齐景公就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位 。
今天我们所要讲的这个故事,就和齐景公修建大型的宫殿有关 。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就曾明确记载:“齐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 。”
为了自己晚年有个清静而又舒坦的养老之处,齐景公命人在宫殿附近建造了一处十分高大、宏伟的宫殿——路寝台 。
【齐国老百姓逢于何:唯一把母亲埋葬在宫中的平民】路寝台是个什么建筑呢,大家或许还不太清楚 。这个建筑在西周时期为周天子的正殿,到春秋中后期“礼崩乐坏”之后,天下的局势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改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已经无法驾驭各地诸侯 。于是,很多诸侯也开始享用起了这种高规格的宫殿 。
说它高大、宏伟,那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据史料记载,当初仅修建这座路寝台,就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而且修建期间没有停过工 。路寝台建成之后,齐景公要去上台验收,可他登到一半就不登了 。
为什么?
太高了,一次性上不去,很累人!
没想到,这高大宏伟的宫殿建成之后没多久,还出现了另外一个谁也不曾想的情况——齐国都城临淄城内有个平民的母亲去世了,埋不进祖坟 。
或许您要问了:一个平民的母亲去世,能不能埋得进祖坟,这和国君新建成的这座高大宏伟的宫殿有什么关系呢?
您要这么问,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大了去了 。当初齐景公修建路寝台的时候,由于宫内地皮紧张,所以就往外稍微扩张了一些 。
但是,很不幸,这个名叫逢于何的平民家的祖坟就在路寝台的圈地范围之内 。更不幸的是,他前些年去世的老爸的坟墓还正好就在路寝台的边缘地带 。
咱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那就是父母*后必须要合葬 。比如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连自己父亲的坟地都不知道在哪儿的他,依旧是费劲了千辛万苦打听到了父亲的墓地,顺利的合葬了母亲 。
虽然我们的逢于何兄弟知道自己的祖坟在哪儿,但他的情况却并不比孔子好到哪儿去 。有些时候,知道事情该怎么做却做不成,是最让人发疯的 。
此时的逢于何很犯难——国君的宫殿肯定一般人是进不去的 。就是进去了,也绝对不会让你把*去的母亲埋葬到他的高台之下(每天晚上想到自己的房子下面埋进一个*人,换谁也都睡不安稳) 。
但是,逢于何这位兄弟又是一位大孝子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母亲与父亲合葬不可!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名相晏婴 。
于是,他就天天在晏婴上下班的地方等待着晏婴的出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晏婴同志终于出现了 。
见到晏婴的马车之后,逢于何就恭敬地站在了道路的中间 。马车缓缓的向自己走来,逢于何俯身拜了一拜 。晏婴听说前面有人拦车,想到这人肯定会有难办之事来找自己,以前他也遇到过很多这种情况 。
于是,晏婴走下马车,也对逢于何弯腰还礼 。然后就直接了当地询问逢于何找自己有何事情 。
逢于何也没有丝毫的隐瞒,把齐景公如何抢占自己家的坟地、父母*后又是如何无法合葬的情况,一五一十地都告诉给了晏婴,希望晏婴能够给自己想想办法,完成自己这个孝子的心愿 。
听完逢于何的诉说,晏婴也感到有些为难 。因为自己还从来都没有处理过这样的事情,自己心里也没有多大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