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夫人


董夫人

文章插图
董夫人【董夫人】影片《董夫人》是另类前卫女导演唐书璇的代表作 。本片被认为可与印度影圣萨耶哲雷写女性心理的杰作比美 。导演以现代女性观点和存在主主义笔触诠释古代民间故事,美学上的突破性,使之成为七十年代新潮的第一波 。
基本介绍导演:唐书璇
编剧:唐书璇
主演:乔宏,卢燕,文秀,李影
製片人:唐书璇
出品公司:电影朝代影片公司
中文名:董夫人
外文名:Dong fu ren
其它译名:The Arch
出品时间:1969年
发行公司:Cinema 5 Distributing
製片地区:中国香港
类型:剧情;爱情
片长:96分钟
上映时间:1969-12-17(美);1970-10-14(港)
票房:HK:16万
分级:第Ⅰ级
对白语言:汉语国语、粤语
色彩:彩色
imdb编码:tt0074151
摄影:祈和熙
剪辑:莱斯·布兰克
演职员表职员表製作人监製原着导演副导演(助理)编剧摄影剪辑道具造型设计服装设计视觉特效灯光剧务布景师唐书璇 邓耀祖李朝宗林语堂唐书璇叶家泰 曹文唐书璇舒宝拉图.米达拉 祈和熙毕.兰克 思诗张翼宋小江刘贤辉美国荷里活统一电影实验公司刘培陈着包天鸣特别助理:施美英古琴琵琶演奏、音乐作曲:吕振源技术顾问:赵锭装布:罗文英文字幕:薛尔文效果:夏立史国语配音:华达製片厰(即华达电影企业有限公司)演员表角色演员备注董夫人卢燕----杨尉官乔宏----董维玲周萱----张二叔李影----董老夫人文秀 ----胡大师梁锐----——万里----——吴村----——书琛----——赵思蕴----——书瓒----——胡波----——张玉泉---- 剧情介绍17世纪,中国西南部一偏僻村庄,住着一个年轻的寡妇,乡民都尊称她为董夫人 。她在家恪尽妇道,服侍婆婆,抚育独生女维玲;在外为乡民治病,设私塾教书,受到邻里街坊的敬重 。
董夫人

文章插图
美国海报某年秋天,一队官兵进驻村中助民收割,为首的杨尉官被安排住在董宅书房后面 。杨尉官倾慕董夫人的风範和含蓄,几次对董夫人示爱 。董夫人在冷淡中也隐约觉察自己的青春情慾仍未消逝;同时发现十六岁的女儿维玲亦钟情于杨尉官 。村民敬慕董夫人,为她向皇帝奏请贞节牌坊 。于是她挣扎于杨尉官和贞节牌坊之间,重重矛盾导致思绪混乱而不能自已 。最后,她迎来了贞节牌坊,但失去了一切 。女儿和杨尉官结婚离去,僕人张二叔亦不能承担她的寂寞与痛苦而黯然出走 。董夫人站在贞节牌坊前沐浴着一种未曾有过的光辉,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获奖记录第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卢燕,最佳黑白影片摄影——祁和熙;最佳黑白影片美术设计——包天鸣;最富创意特别奖——唐书璇影片评价1970年的香港电影中最值得写入香港电影史的,是票房16万,年度票房排行榜57名的《董夫人》(1969) 。《董夫人》是另类前卫女导演唐书璇的代表作 。该片被认为可与印度影圣萨蒂亚吉特·雷伊(Satyajit Ray)写女性心理的杰作比美 。唐书璇以现代女性观点和存在主义笔触诠释古代民间故事,美学上的突破性,使之成为20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新浪潮的第一波 。这部文艺电影《董夫人》还获得了1971年台湾电影金马奖四项大奖,主演卢燕凭此片获得金马影后,并引起了海外电影界的关注,进入坎城电影节竞赛单元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竞赛单元,颇有艺术价值 。作为香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性电影导演之一,唐书璇的作品总是和其他人有很大不同 。儘管《董夫人》流传甚微,但这仍是她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 。本片是由印度摄影师Subrata Mitra掌镜的黑白片,莱斯·布兰克和C.C.See完成的剪辑片中,掺杂了许多新浪潮代表风格的停格镜头,还有大跨度的推拉和急速的闪回,都为刻画主角董夫人在情节后段纠结在贞洁与感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董夫人》大胆实验的精神,很有欧洲及拉美“新电影”的影子,与其后新浪潮的作品相比,唐书璇的作风令人倍觉敢作敢为 。国际知名的新浪潮代表作,如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许鞍华的《投奔怒海》(1982)和严浩的《似水流年》(1984)等,都是内容充实的写实作品 。在香港拍自然主义式的电影——即是说,于左邻右里取景,操当地方言,以及起用不知名演员,乃是大胆的举动,但以世界标準来说,却不算冒险 。这部电影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前奏,唐书璇本人电影作品不多,但是她在香港电影界的地位很重要,在她之前,香港电影圈基本是中国传统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她是第一个海外归来的学院派导演,在她之后,谭家明、徐克、许鞍华等学院派的导演开始冒头 。而像张叔平曾经是唐书璇的副导演,王家卫等都受她的影响 。唐书璇作为“女性作者”的第一层面意义,从内容层面来看涵盖了表现人性、女性心理、女性情感、女性行为等方面,从形式层面来看涵盖了细腻的内心刻画、散文化书写、平和的视点等方面 。这种女性主题和女性视点在其前两部影片中表现得较为充分,特别是在《董夫人》中,其女性主题、女性书写等女性风格更是显而易见 。影片改编自林语堂着《中国传奇小说》中的《贞节牌坊》 。由于“五四”大背景影响以及作者的男性性别因素,原小说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启蒙意识和讽刺喜剧风格:林语堂讲述了一个守寡多年的寡妇和她的园丁相好,后来,寡妇为追求自己的幸福自愿放弃即将到来的贞节牌坊,在女儿、女婿的安排下和园丁结婚,成就了一桩超越阶级差异的婚姻 。小说的结尾,寡妇的宗亲为失去贞节牌坊而大失所望 。唐家璇的电影对原小说进行了较大改进,并使其成为女性主题和女性视点异常鲜明的影片 。该片讲述主人公董夫人(卢燕饰)守寡多年,她与家中的管家张二叔互有好感,但她一直控制着情感;偶然间又有一个中意的男人杨尉官(乔宏饰)踏进了她的生活圈子,她内心便无法自控地泛起了情感的涟漪 。后来董夫人女儿维玲(周萱饰)也对杨尉官产生了情感,自己和女儿及杨尉官之间的三角感情漩涡、张二叔的情义以及即将到来的贞节牌坊荣誉,使董夫人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最终,董夫人为了女儿的幸福和个人及宗亲的荣誉,不得不放弃私情,拒绝了杨尉官的爱意,并压抑了和张二叔之间的情感,在鞭炮声中庄严地接受了贞节牌坊,变成一个空虚绝望的牺牲者 。表面看,影片像是保留了原小说中具有启蒙意识的反封建的主题,但唐书璇却以一个女性作者的主题和视点,表达了更为深刻的人性命题,传达这一深刻命题的介质便是一个内心充溢着矛盾和痛苦的女性 。董夫人内心对情感充满渴望但表面又要努力控制自己,特别是当她心仪的男人出现时,她既憧憬着幸福与梦想,又感怀着矛盾与绝望的痛苦;当女儿和杨尉官成亲之后、当贞节牌坊也即将到来之时,她终于意识到那种曾存在于心底的梦想将永远不会变成现实,此后的情感世界将是无尽的绝望和痛苦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这时的董夫人豁然向门口冲去,举刀把鸡杀掉,张二叔跑出来愕然地看着她,她便转身出门狂奔,行为举止将绝望、崩溃的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鞭炮齐发中,她面无表情地接受了贞节牌坊,观众在这毫无表情的面孔背后,不知会读解出多少无奈、感伤和绝望 。影片对这种女性心理的诠释,是其女性主题的最突出表现 。因此,影片虽有一定的启蒙意识,但重在表述人物内心而非传达某种观念,着眼于人性的内在书写,“探讨的是人性所受到家庭及社会秩序的压力,也是个人情感和自由,相对集体价值观念的矛盾 。”这种女性主题也使影片获得了更深的思辨价值 。画面上,《董夫人》亦很有感染力 。香港影评人皆指出,她的电影融会了中国诗与画的手法 。唐书璇以新意念运用外国电影常见的摇镜与松镜(变焦距)合一风格,而她的叠印和凝镜(定格),更是日后王家卫也使用的板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