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一个人的格局和胆量、智慧、使命感、.见识、爱心、责任心、眼光等因素有关系,而这些因素可以用六个字来笼统概括:唯德学,唯才艺 。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格局才会大,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 。
因此,至于项羽和刘邦谁的格局大些,得先来看看项羽和刘邦的“唯德学,唯才艺” 。
首先,来看刘邦 。刘邦的才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口才好 。
一是会哄骗人 。刘邦能说会道,口才好的令人叹为观止 。这可能跟他混迹于江湖时,经历的磨练有关 。为了混口饭吃,连大哥大嫂这样的至亲都靠不住,他只能靠自己了 。为此,他选择了在开饭店的寡妇身上下功夫,靠着一双利嘴,吹的天花乱坠,结果成功俘虏了寡妇的心,让寡妇这里成了他的长期饭票,他天天来吃饭,吃完拍拍屁股走人,到年底来结总帐时,寡妇当着他的面把帐一火给烧了个精光 。只是寡妇不会料到,她的善举,却使得刘邦在那个时候便开创了富婆倒养小白脸的先河,可谓惊世创新之举啊 。另外,刘邦能娶到吕雉这样的白富美就是哄到骗到的结果,就是甜言蜜语的结果 。
二是会忽悠人 。比如说刘邦入关后屯兵灞下,当项羽要攻打他时,刘邦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俘虏”项伯时,除了他的随变能力快外,良好的口才也是致胜的法宝,在没有事先打草稿打腹稿的情况下,他借题发挥,说的条理清晰,说的头头是道,说的感人至深,把项伯整的服服帖帖,最后靠项伯这个“中介人”成功化解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政治风暴,为自己的东山再起赢得了时机 。在霸上仅数小时就搞定项伯,这就是能说会道的结果,就是善于查颜观色的结果 。
网络配图
三是会笼络人 。不管是能征善战的武将也好,不管是足智多谋的儒生也罢,只要到了刘邦手下就变得服服帖帖,这就是刘邦会笼络人的结果,就是会巴结人、感化人的结果 。总而言之,刘邦对有才能之人一点儿也不含糊,通过糖衣炮弹,通过甜言蜜言,以三寸不烂之舌,口吐莲花,那些所谓的“人才”不是被他的利诱所迷惑,就是被他的言语所感动,最后*心蹋地为他卖命,为他效忠 。
第二,思维能力强 。
一是善于听取意见 。刘邦自己肚子里虽然没有多少墨水,但他却有一双顺风耳,什么话都可以听,别人说好话,他听了高兴,别人说坏话,他听了也不恼,更难能可贵的是,别人提意见,不管什么意见他都能听,而且他不但听了,还会明辨是非,在很短的时间内能知道什么是好意见,什么是坏意见,如何采纳这些意见等等 。
二是应变能力快 。刘邦虽然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浓眉大眼,从外表上看上去蛮男一个,粗汉一个 。然而,外表之下却难掩刘邦的英雄本色,他的头脑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粗中有细,做事极为紧谨,极为灵活,极为敏感,极为清晰 。
第三,懂得“读心术” 。
一是慧眼识丁 。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就能发现和了解一个人的特长和弱点,他会本着扬长避短的方式对任重手下的人 。比如说最早跟随刘邦的萧何,这萧何可不是一般的人,刘邦革命前,他可是沛县德高望众之人,连县令都要敬让他三分 。但是这样一位牛人却甘愿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跟在刘邦后面,原因肯定是刘邦的超级人格魅力了 。但萧何对刘邦这么服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刘邦很会看人,很会吃透人的心里,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就是这个道理 。
二是任人为贤 。他知道每个人的特长,在革命最开始,刘邦在手下的谋士不多的情况下,是把萧何当*师当智囊来看待的,比如说刘邦从砀山打响革命的第一枪时,拿下沛县,刘邦就是听取萧何的意见,采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结果仅凭一封书信就轻轻松松搞定了沛县 。但是随着革命的深入,随着“奇人”张良、韩信等人的入伙,刘邦很快就调整了策略,刘邦找萧何管后勤保障,找张良出谋划策,还找到了韩信带兵打战,最终在楚汉争霸中笑到了最后 。
- 侠盗猎车6狂野之城秘籍,侠盗飞车狂野之城秘籍
- 多多益善的主人公是谁,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
-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谢安东山再起的故事
- 江郎才尽的主人公是谁,江郎才尽的故事
- 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谁,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
- 西楚霸王项羽当不了皇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 揭秘:大清朝历史上三十岁才入宫的妃子是谁?
- 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更羸用弓吓*鸟的故事
- 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谁,曹植七步路写出诗
- 让李师师魂不守舍靠美色赢得梁山高位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