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我们都是80后


图书 我们都是80后

文章插图
我们都是80后(图书)【图书 我们都是80后】我们都是80后,作者孙超,友称“大圣”,80后作者,山东籍,中文系毕业,主修汉语言文学 。康瑞锋,友称“康子”,80后,陕西籍,混迹于京城职场多年 。
基本介绍中文名:我们都是80后
编着:孙超,康瑞峰
出版发行:企业管理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书号:ISBN 978-7-80255-445-0
经销:新华书店
印刷:北京东海印刷有限公司
概述“我们都是80后”系列丛书——《我们都是“80后”》:孙超,康瑞峰/编着图书介绍时光偷走了我们的青春,岁月拿去了我们的纯真,成长丢失了我们的童年,成熟销蚀了我们的记忆 。是真情,不是作秀;是怀旧,不是颓靡 。乖张做作;心比天高;敏感脆弱;悄悄老去 。“80后”已不再是青春的旗帜,但我们还想抓住青春的尾巴 。这是一本献给80后的怀旧的书 。进入21世纪已经十年了,遥想起当年上国小时他们常讲“要做21世纪的接班人”,如今差不多也到时候了,可是他们却开始感受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过早地开始怀旧 。怀旧也许是因为童年太过美好,也许是因为现实太过残酷,他们仍旧憧憬儿时记忆中美好的家园 。
图书 我们都是80后

文章插图
该书记录了80后这样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包括童年的回忆、学校的生活、爱情的迷茫、奋斗的艰难以及未来的希望五部分内容,全方位地记录了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当下面临的问题 。开始怀旧,标誌着他们已经长大了,通过回忆过去的种种,能够帮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无论现实是什幺样,他们都是一群朝气蓬勃的人,他们在未来二十年注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历史给予的机遇 。他们曾幸运地见证了祖国走向开放、迈向富强的崛起之路,下面即将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会越来越多地看到“80后”留下的光辉业绩,他们建成的大厦、他们经营的企业、他们创造的文化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新时代的绚丽图景注定将由80后的颜色描绘出来 。出版信息书名:我们都是“80后”作者:孙超,康瑞锋/编着出版发行:企业管理出版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邮编:100048印刷:北京东海印刷有限公司书号:ISBN 978-7-80255-445-0经销:新华书店规格:170毫米X 240毫米 16开本 16印张 210千字版次:2010年6月第1版 2010年6月第1次印刷定价:30.00元图书信息“我们都是80后”系列丛书—— 总 序 ——我们长大了时间在不经意间滑到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2.04亿人集体步入了“奔三”的行列,首次出现了一批30岁群体 。针对当下近五成的30岁“80后”没有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没有房子可住的尴尬困境,社会上的人们又集体开始思考、讨论2000多年前孔子的一句“三十而立”会不会变成“三十难立”?没有谁能够记得清这是“80后”问题引发的第几次社会大讨论了,似乎这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争议声中逐渐长大的 。从“小太阳”“小皇帝”到“最自私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从“最叛逆的一代”到“失梦的一代”,从“垮掉的一代”到如今的“三十难立”,在人们的印象中“80后”几乎可与“问题”“麻烦”这些词语等同 。他们总是处在社会言论的风口浪尖之上,人们总是在为他们担心、痛心,害怕他们承担不了该承担的责任,害怕中国这份巨大的家业就此败落在“80后”的手里……也许,他们忘记了“80后”在2008年奥运圣火护卫战、汶川大地震所表现出的惊人的理性与稳健;也许,他们忘记了“50后”曾是红卫兵的主力,“60后”曾普遍经历过上山下乡,“70后”曾大玩地下摇滚、行为艺术,经历过出国热、下海潮 。而身为后辈的“80后”们,如此轰轰烈烈的故事竟然那幺稀少 。每一代人的成长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每一代人的成长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上一代人的严厉指责、批评 。上一代人总是对年轻一代充满担心和焦虑(这似乎是古往今来留在人类潜意识中的一种自动化了的行为) 。但到目前为止,现实还没有出现哪一代人彻底地把自己毁掉的情况,整个社会依然在运转、发展 。《我们都是“80后”》系列丛书的推出不是想釐清什幺、辩解什幺,因为时间自会证明——我们是优秀的一代 。只是希望这套丛书能给“80后”的同志们提供一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同时增加些许继续向前更进一步的力量 。每一代人的成长过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去担心什幺,也不要去批判什幺 。走些弯路也好,摔几个跤也好,“80后”是垮不了的 。请不要再将当下整个社会的生存焦虑强加在这个群体头上!那些关于“80后”的那些纷争、质疑言论可以休矣!是为序 。康瑞峰推荐序一同为“80后”——日本旅华青年作家 加藤嘉一“80后”一词,在日本是不存在的 。我想,不是因为它不是个问题,或许,中国人的想像力太丰富了,中国的国情太複杂了 。在日本,年轻人也被讽刺 。有个说法叫“若者(Wakamono)”,意思是“年轻人” 。一般是只有大人(中年人)带着令人不舒服、不带有任何建设性的语气说,“现在的若者怎幺不好好学习,有的还变成宅男,一点责任感和斗气都没有 。我们年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