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最北,喀纳斯的冰与火06:冰川也是流动的河 中国之最喀纳斯( 三 )


目前,全球变暖是一个热门话题 。其实,这很值得关注,但不必忧虑,更不必恐慌 。
冰川的退缩,究竟多大程度上和人类活动有关?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
就全球而言,人类用温度计等仪器观测气温的时间不到200年,之前气候变化的情况,都来自于间接复原 。在这方面,欧洲的文献依据远不如中国,复原的精确性和代表性也不如中国 。
大自然的是否还有着我们所不了解的秩序,如同现在人们已知的一年四季交替般的,更大的大季节一般的规律??
最后引一段竺可桢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1973年6月19日上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结束本文 。
首先来看这篇科普文章的结论:
(一)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原始氏族时代的仰韶文化到奴隶社会的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 。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 。
(二)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的范围为1°—2℃ 。
(三)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 。
(四)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播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传播的趋势 。
具体分析如下:
“对照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各地温度,可以说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比现在年平均温度高2℃左右,正月份的平均温度高3°—5℃ 。
周初温暖的气候不久就恶化了,汉江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就两次结冰 。但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81年)又和暖了 。《左传》中往往提到,山东鲁国过冬,冰房得不到冰 。
周朝中期,黄河流域下游到处可以生长梅树 。《诗经》中就有五次提过梅 。《秦风》中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 。终南山位于西安之南,现在无论是野生的还是栽培的,都无梅树了 。而且在商周时期,梅子被普遍用来调和饮食,因当时不知有醋 。这说明梅树的普遍性 。
战国秦汉时期,气候继续暖和 。清初的张标研究了秦朝《吕氏春秋》中的物候资料,认为秦时春初物候要比清初早三个星期 。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分布,如桔在江陵(四川),桑在齐鲁(山东),竹在渭川(陕西),漆在陈夏(今河南南部) 。这些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都推向北方 。公元前110年,黄河在瓠子决口,斩伐了河南淇园的竹子编筐盛石子来堵口,可见那时河南淇园竹子的繁茂 。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有几次冬天严寒,国都洛阳晚春还降霜雪,但冷的时间不长 。当时,河南南部的桔和柑还十分普遍 。直到三国时代,曹操(公元155—220)在铜雀台(今河南临漳西南)种桔,已经不能结实了,气候已比司马迁时寒冷 。曹操儿子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广陵(今淮阴)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 。由于严寒,淮河忽然结冰,演习不得不停止 。这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 。那时,气候已比现在寒冷 。
这种寒冷继续下来,直到第三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公元280—289年这十年间达到顶点 。当时每年阴历4月份降霜,估计那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2℃ 。南北朝时(公元420—579年),南京覆舟山筑有冰房,是用以保存食物新鲜的 。那时南京的冬天应比现在要冷2℃,才能提供储藏需用的冰块 。约在公元533—544年出版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六朝以前中国农业最全面的知识 。根据这本书,当时黄河以北阳历4月中旬杏花盛开,5月初旬桑树生叶,与现在相比约迟了两周到四周 。此外,书中还讲到当时黄河流域石榴树过冬要“以蒲藁裹而缠之”,也表明六世纪上半叶比现在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