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

文章插图
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Inner Mongolian Plateau)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又称北部高原,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 。介于北纬40°20′~50°50′,东经106°~121°40′ 。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 。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 。
内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瀚海”之称 。内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从西北向东南略呈弧形分布,是中国多风地区之一,年均风速4~6米/秒;是中国湖泊较多的地区之一,常年有水的湖泊湖水浅,面积小,或为雨季湖 。
【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场,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80%,属欧亚温带草原区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绵羊及山羊放牧区和中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 。内蒙古高原平均每平方千米仅3人,为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汉族等各族人民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地区 。
基本介绍中文名:内蒙古高原
外文名:Inner Mongolian Plateau
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
别称:北部高原,瀚海
区域範围:北纬40°~50°,东经106°~121°
一般海拔:1000~1200米
区域範围位置境域内蒙古高原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位于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西至东经106°附近,介于北纬40°20′~50°50′,东经106°~121°40′,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 。内蒙古高原是一个向北渐降的碟形高原,南缘地带最高,北连蒙古大戈壁,南临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东西承接欧亚大陆腹地与太 平洋西岸 。
内蒙古高原

文章插图
内蒙古高原涵盖区域行政区划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全部、甘肃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的广大地区,包括呼伦贝尔盟西部、锡林郭勒盟大部、乌兰察布盟和巴彦淖尔盟的北部 。广义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 。形成过程内蒙古高原形成历史久远,早在距今1.3亿年前就奠定了高原地貌的基本轮廓 。此后,地壳相对稳定,经过长期的风化、流水和风蚀等外力的剥蚀作用,把高地削平,低地垫高,致使原来起伏不平的地表趋于平坦均一 。这个作用在地貌学上叫準平原化 。到了距今200~300万年以来,地势才明显上升成为高原 。近万年来,高原变得愈来愈乾旱,河流很少,地表植被稀疏,水力侵蚀作用非常微弱,风力作用强盛,使很多地方粗沙砾石遍布,甚至石骨巉露,形成戈壁和沙漠 。地质地貌地形地貌内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在中蒙边境一带是断续相连的乾燥剥蚀残丘,相对高度约百米 。高原地面坦蕩完整,起伏和缓,古剥蚀夷平面显着,风沙广布,古有“瀚海”之称 。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使高原普遍抬升,并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喷溢,填充了低洼处形成熔岩台地,广布于高原东部,台地呈阶梯状,台面略有起伏 。高原上普遍存有5级夷平面,形成层状高原 。内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从西北向东南略呈弧形分布:高原西北部边缘为砾质戈壁,往东南为砂质戈壁,高原中部和东南部为伏沙和明沙 。伏沙带分布于阴山北麓和大兴安岭西麓,呈弧形断续相连;明沙主要有巴音戈壁沙漠,海里斯沙漠、白音察乾沙漠、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 。土壤分布内蒙古高原上散布着数址众多,形状多样的封闭和半封闭盆地与洼地 。这些水草较好的盆地与洼地在锡盟、乌盟和伊盟的许多牧区地方被称为“塔拉”或“柴登” 。内蒙古高原上的各盆地中发育起来的各类土壤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底部中心洼地依次排列 着沙石原始地带性土壤环、壤质半水成土壤环、壤质草甸土壤环和盐硷土壤环 。这四个基本土壤环的相互结合与更替就构成了盆地中的土壤环状分布规律 。自然景观内蒙古高原内蒙古地区之主体自然景观为高原温带草原 。其区域特徵可概括为:高原为主体的地貌;中温带半乾旱为主的气候;内、外流河兼备的陆地水文;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为主的自然植被;栗钙土、棕钙土为主的土壤;温带草原动物群为主的野生动物;呈乾湿地带性的区域分异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