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国际体系变迁的动力【国际体系变迁的动力】国际体系变迁的动力是由李金祥写的关于国际体系的论文
基本信息副题名一种非国家行为体视角外文题名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change论文作者李金祥着导师蔡佳禾指导学科专业国际关係史学位级别博士论文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学位授予时间2009关键字国际关係 国际政治 非国家行为体 变迁 行动者和结构理论馆藏号D81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版次 2017年3月第一版馆藏目录2010\D81\5内容简介自冷战结束以来,在解释一些国际政治后果时,主流的国际政治理论难以胜任 。儘管不同的理论有其自身的边界,但理论解释乏力的情况一再发生 。这些理论的缺陷在于没有关于体系变迁动力的研究,也缺少了对非国家行为体的关注 。本论文的核心目的在于:提出一个有关国际体系变迁动力的理论模型,而且从非国家行为体的视角来进行实证研究 。国际体系变迁的动力区别于国际体系变迁的原因 。国际体系变迁的原因是从国际体系结构来解释体系变迁,而国际体系变迁的动力来自于行动者的能动作用 。行动者是以主观意愿指导行动,并会与结构发生相互作用的实体 。行动者包括国家和非国家的行为体 。这里重点关注非国家行为体 。非国家行为体指具有行为内聚性、跨国性、独立性和非国家性的实体 。非国家行为体可以分为两大类:政府间国际组织和跨国行为体 。跨国行为体又可以分为国际非政府组织、跨政府行为体、跨国公司和跨国非公司行为体 。非国家行为体的能动作用指行为体的意图和权力 。意图指行动者的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而变革结构的意图是行动者能动作用的体现 。而权力则指行动者所拥有的破坏性权力、生产性权力、话语性权力、影响决策的权力和制定规则的权力 。变迁的内涵指结构的转型、替代和增强複杂性 。变迁的标準是指国际体系中的结构 。结构既指体系内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权力的分配,也指国际制度、国际机制,还指体系内不同文化的分配 。国际结构还存在体系层次的巨观结构与互动层次的微观结构之分 。与主流理论偏重于从结构层次来探讨国际政治变迁的原因不同,本论文的结构变迁理论建基于安东尼·吉登斯、罗伊·巴斯卡、亚历山大·温特等人的结构能动理论 。行动者改变结构的模型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结构和行动者处于二元性的关係 。行动者远离结构,对结构进行反思,并根据问题情境,有意图地利用权力革新既存结构 。这时,行动者能动作用中的意图和权力这两个属性同时起作用 。而另一种情况是结构和行动者处于二重性的关係 。行动者可能只是複製既有的结构 。但行动者的权力会产生因果链,进而推动结构变迁 。变革性意图并不是结构变迁所必需的 。结构变迁是行动者意图之外的产物 。非国家行为体正是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变革国际体系中权力、制度和文化分配 。非国家行为体日益捲入到国际政治体系的进程,因而非国家行为体也与国际体系的结构变迁有关联 。在很多情况下,国际体系的变迁是由国家完成的 。但非国家行为体的参与往往是国际体系变迁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如果非国家行为体不介入,国际体系的某些变迁就不会发生 。和国家一样,非国家行为体也拥有破坏性权力和生产性权力 。它们模仿国家,利用这些权力,推动体系内权力分配的变迁 。在某些领域里,国家想要推动结构变迁,但由于关注问题领域太多,而又有心无力 。国家并不能同时把所有问题都列为当务之急 。在某些被国家视为非当务之急的问题领域,弱小的非国家行为体则可以为某一单个目标而推动国际体系内制度或者文化的变迁 。在国际政治中,还存在着一些国家不太关心的问题 。与国家关係友善的非国家行为体却能凭其性质上的中立和实践中累积的信誉,建立一些国际制度以处理这些问题 。本论文的两个案例具体探讨了非国家行为体与国际体系变迁之间的关联 。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案例,在面临问题情境时,该行为体经过反思,有意图地推动了国际体系内有关非国家行为体参加联合国事务的国际制度 。而在跨国保钓运动的案例里,保钓运动的权力产生了意图之外的后果,即,中日在东海问题上互动层次的理念结构变迁 。随着保钓运动的持续推动,及中日两国的示範效应,这种友好的文化理念将会在东亚地区的亚国际体系内扩散 。
- 官燕栈
- 水岸国际星城
- 中大国际九号
- 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旅游节
- 北京 2015中国国际智慧型建筑展览会
- 国际私法第四版
- 国际商务礼仪大全
- 美国国际招生协会
- 伊莉莎白港国际机场
- 上海元初迈威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