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大秤秤头、秤尾处原都包有铜皮 , 秤头的铜皮略有破损 , 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变成黑色 , 而秤尾处已完全脱落 。秤钩和秤砣已锈迹斑斑 , 那只沉甸甸的秤砣上还铸着“秤量”“伍百斤”的字样 。采访人员随后对老秤进行了“体检”:秤桿长2.21米 , 桿身最粗处直径5.5厘米 , 桿身总重11.5公斤 , 秤砣重8.75公斤 。製作这样一桿大秤 , 需要用整株3米高树冠、树龄500年以上的红木 。杨先生收藏的这桿秤製作精美 , 秤桿部分的构件也很完好 , 且秤砣也在 , 是件完整的收藏品 , 它的收藏价值也相对较高 。
文章插图
过大秤万兆泉作品秤桿渊源桿秤也叫手提秤 , 作为民间日用衡器已在中国存在了数千年 。磅秤的出现 , 让桿秤退出了生产领域;后来电子秤的出现又让桿秤在生活领域渐渐销声匿迹 。长沙百年老街太平街有家老秤店 , 老闆就是被大家称为“长沙城最后一个制秤人”的文志飞 。60岁的文志飞 , 13岁跟着父亲学习制秤手艺 , 16岁就自立门户挑着担子叫卖乡间 。23岁时 , 文志飞来长沙谋生 , 并很快以精湛的手艺在太平街立足 。四十多年时间里 , 他製作了13万多桿秤 , 成为长沙城颇有名气的手艺人 。只见老人鼻樑上架着眼镜 , 正在埋头给一桿桿秤镶铜星 。老人手里拿着一把刀和一段细铜丝 , 先将铜丝插入秤星孔 , 然后用刀将铜丝割断 , 在秤桿上敲打两三下 , 不多一会 , 一颗颗闪着暗光的铜星就镶在了秤桿上 。老人告诉采访人员 , 传统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杂 , 有100多道工序 。由于材料大多已可机制 , 所以工序比以前大为简化 , 但一般仍要经过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装钩、分级、打眼、磨光、校正等工序 , 才能做成一桿完美的秤 。岳阳秤匠湖南省岳阳楼区新胜社区得胜街 , 该社区一位77岁高龄的老人何爹 , 62年制秤如一日 。他老家是临湘市长塘镇 , 祖上三代均是当地闻名秤匠 , 自己15岁那年开始跟着父亲在汨罗新市街上学制秤 , 至今从事制桿行业长达62年之久 。何爹20来岁跟父学艺出师后 , 多半时间挑着担子在外闯蕩 。“当初制秤价格不高 , 盘秤每把0.5元 , 小桿秤每把1元 , 大桿秤每把1.5元不等 。” 他上世纪70年代为湖南醴陵煤矿所製作的一把桿秤能称700市斤 , 算是自己生平所制的最大一桿秤 。上世纪80年代至今 , 何爹先后在岳阳城区马壕、内衣厂、德胜街等地开秤铺20多年 , 先后为人制订各类桿秤、盘秤多达4万把左右 。“制秤的工序很多 , 不能马虎半点 , 否则秤就不标準呢!”谈起制秤 , 何爹滔滔不绝 , 他说制秤不容易 , 虽说卖价不高 , 利润微薄 , 但程式多 , 必须细緻认真 。当问及他这把年纪 , 而且子孙成群 , 为何还要坚持制秤时 , 何爹说:“秤匠一般搞到60岁左右就不做了 。但我认为既然学了制秤技术 , 就应不图得失 , 方便用户 。儘量有一份光 , 就发一份热 , 也能为子女减轻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