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


李景隆

文章插图
李景隆李景隆(生卒年不详),小字九江,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朝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 。
李景隆早年袭爵曹国公,常奉旨出京练军,后协助建文帝削藩 。靖难之役时,李景隆被拜为大将军,率朝廷军队征讨燕王朱棣,结果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燕军击败,丧师数十万,以致攻守形势逆转,最终被夺职召回 。
燕军逼近南京时,李景隆开金川门迎敌,致使南京失守 。成祖继位后,封太子太师,赐功臣勛号,加柱国,增岁禄,列于群臣之首 。永乐二年(1404年),遭到周王、成国公、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人连番弹劾,被削爵圈禁 。
【李景隆】永乐末年,李景隆去世 。
基本介绍本名:李景隆
字号:小字九江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盱眙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不详
主要成就:靖难之役南军主帅
官职:太子太师
爵位:曹国公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李景隆年轻时喜读兵书,举止雍容,深得明太祖的看重,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袭爵曹国公 。他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李景隆因是建文帝心腹,深受亲近信任 。不久,周王朱橚被告发谋反 。建文帝派李景隆以备边为名前往开封,包围周王府,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 。率军征燕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大败长兴侯耿炳文 。黄子澄向建文帝推荐李景隆,建议让他接替耿炳文 。八月,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让他率五十万大军北伐,并亲自在江边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 。
李景隆

文章插图
靖难之役战略图同年九月,李景隆兵至德州,调集各路兵马,进驻河间 。朱棣对李景隆非常轻视,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却率精锐兵马援救永平,后又奔袭大宁(今内蒙古宁城) 。李景隆闻讯,率军围困北平,攻打北平九门 。朱高炽只是凭城坚守 。期间,都督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却因被李景隆所忌,只得撤回,以致功败垂成 。十一月,朱棣回师北平,击败都督陈晖所部,而后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东二十里)会战 。他率精骑为先锋,左右冲击,连破南军七座营寨 。燕将张玉列阵进击,直抵北平城下 。城中守军也鼓譟杀出 。李景隆大败,抛弃物资,连夜撤退 。南军各部尽皆南奔 。十二月,李景隆撤回德州,準备等来年开春再北上攻燕 。兵败召回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攻打大同 。李景隆率军援救,兵出紫荆关,却因燕军早已回师,无功而返 。建文帝认为李景隆用兵不顺,是因权柄太轻,便授以“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 。四月,李景隆在德州誓师北上,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真定,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 。结果再次被燕军击败,只得抛弃全部辎重,撤回德州,不久又退至济南 。同年十月,建文帝将李景隆召回南京,但却并未治罪 。李景隆前后丧师数十万,使得攻守形势逆转,朝廷再也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征讨 。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纷纷上疏,认为李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应予诛杀 。黄子澄惭愤不已,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 。建文帝对此一概不听 。开城迎降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建文帝忧惧不已 。方孝孺再次上疏,请诛李景隆 。建文帝不準,反而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燕军营地请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被朱棣拒绝 。不久,燕军兵至金川门 。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南京陷落 。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