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匾文化

苍南匾文化【苍南匾文化】苍南地区,製做匾挂匾文化历史悠久,在各类建筑上常常可以看到 。
基本介绍中文名:苍南匾文化
苍南地区:製做匾挂匾文化历史悠久
性质:是中华文化的产物
套用:佛寺道观,庙宇祠堂,戏台亭榭
匾,也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封建社会,对那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政治规範显着的人,常以制匾送匾的方式加以表彰 。于是,忠臣孝子、节妇义子或官宦人家,厅堂上每每悬挂着这一熔文学、书法、美术、雕刻、装饰等艺术为一炉的匾额 。但这类歌功颂德的匾额,更多的却是维护封建伦理,粉饰太平,有其欺骗性和虚伪性 。人们在戏曲舞台上不是常常看到,那些府衙、县衙大堂之上悬挂着“明镜高悬”或“清正廉明”之类匾额,匾额之下却干着贪赃枉法、伤天害理之罪恶勾当 。古往今来,内涵丰富的匾文化充盈于我县城乡 。佛寺道观,庙宇祠堂,戏台亭榭,百姓居宅,匾额随处可见,其内容涉及儒道法释各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阶层人们的审美观和匾文化现象 。匾额,可以单独使用,但更多的是与楹联相匹配 。如碗窑三官庙戏台上,“以古鑒今”这一匾额,衬以深入浅出,情趣盎然的一副楹联:情节新奇出人意料,机关巧妙娱我视听 。云岩乡鲸头风景名胜区的古戏台(系清代建筑)上,高悬书以“醒世”字样的匾额,其两旁的楹联为“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亦庄亦谐,耐人寻味 。金乡籍新加坡华侨宋禧和先生为悼念在家乡逝世的母亲,出资在狮山公园建亭 。“怀萱亭”这一匾额,伴以畅晓达意的楹联:寸草难酬慈母恩,一亭长系远游情 。还有我县民间布袋戏的小戏台上,也悬挂着一块匾额,其上镌刻“黄粱梦”三个字警示人们,戏文中演绎的兴衰哀荣皆是黄粱一梦,不必当真 。匾额两侧的楹联为“是是非非非是是,真真假假假真真”,可谓深入浅出,充满哲理 。匾额,一般为长方形,木结构(今有铝合金、有机玻璃以塑胶为原料的匾製品) 。但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其宽与长不凑合正数,如80厘米×2米的匾额,实际上只有79.98米×1.98米 。而且释、道两教承制的匾额,不但撰写的内容不同,匾面雕饰的陪衬人物和吉祥物也不同 。道观的匾额通常衬以浮雕的八仙,底部两个脚座饰以浮雕仙桃,匾面的周边缀以万字图锁铜图案 。佛寺的匾额,其面上常衬以浮雕十八罗汉,一般上缀镂雕的双龙,下缀双凤,典雅古朴 。匾额的色彩有红底金字、黑底金字、紫底金字、蓝底金字等等,其书写的字型楷、隶、行、草均可 。许多书法名家撰写的匾额则是山水园林名胜中不可缺少的点缀,如着名的书法家赵朴初和谢云先生(我县宜山三大庙地方人),分别为我县鲸头风景名胜区题写“杨府殿”和“灵岩古洞”匾;被人誉称“诗书画”三绝的苏渊雷先生为钱库镇四面环水,一桥相连的“绿波亭”,江南梦园的“观瀑亭”,宜山球山之巅的“群乐亭”,灵溪公园山上的“晚晴亭”、“半天亭”题写的匾额等,都为我县的匾文化增添了光彩 。昔日,我县各地凡有科举及第者,官方、民间都赠匾致贺 。清乾隆年间,我县浦亭乡大亭地方的吴方略(字洪初)得中进士 。当时的主考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庄有恭亲笔题有“进士”字样的黑底金字的匾额由官方送至大亭,悬挂于吴宅厅堂(此匾于文革时期被毁) 。过去,殷实人家或书香门弟长辈的寿辰吉旦,有官方和亲朋晚辈送匾致贺的乡风 。但不同年阶的寿匾额题词内容大有讲究,六十岁题为“杖乡之庆”、七十岁题为“杖国优游”、八十岁题为“杖朝之庆”、九十岁题为“耄龄鹤髮”、一百岁题为“福臻期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