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清末举人、学者)【清末举人、学者 王林】王 林(约1863—1935),字槐三,别名王森林,住禹州西南35里的角子山下,自号“角山老农” 。他的先辈都是种地人,到他这一代学有所成,很受当地文人敬重 。因为他住在角子山下,所以人们都称他是“角山先生” 。
基本介绍本名:王林
别称:角山先生
字号:槐三
所处时代:清末
出生地:禹州
主要作品:《孟子学案》《庄子钩玄》等
年少成名王林天资聪颖,记忆力强,又有悟性,从小就谈吐不俗,周围民众都称他是“神童” 。但毕竟因为孤处山村,无所师承,直到二十二岁才有机会赴开封府试 。知府濮文暹(xiān先)极为赏识他,就选拔他为州庠第一 ,接着又补为廪生 。当时禹州西关外犊水沟有一位拔贡叫樊海澜,在家闲居,招授学生,林便登门受业 。樊拔贡循循善诱,启迪后进 。林则如旱苗逢雨,勃然而兴,茅塞顿开 。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林与樊海澜一起赴试,师生同登大榜 。林中举人,海澜登进士 。河南乡试考官胡嗣芳称 林为“中原霸才” 。中州名儒李敏修亦称他和田春同、陈肇卿为“禹州三杰” 。为国忧愤甲午(1894年)中日战争后,国家危机四起,先生甚为忧愤 。他说:“四郊多垒,士之耻也 。”于是放弃科举前程,专门研究当世时务,曾经以杜牧之《罪言》陈述古今治乱成败之事,揭露国家弊端 。认为“非变法不足以救亡” 。壬寅年(1902),长沙曹广权任禹州知州,因 林是地方名流,广权下车就先去访问他,两人谈吐时务,心投意契 。从此,凡禹州事务,曹号召于上,王附和于下,其他贤达纷纷回响,使新政在禹州率先得以推行 。赴日考察光绪三十一年(1905),林赴日,名曰东游,实则考察,以检验我国教育方针的正确与否,及至 林东游归来,国内变法失败,世道衰丧 。林深知宋朝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后人不再言变法,变法成为后禁 。眼看目前形势,知道新政已不可为,因此绝口不谈时事,乃避居山村,一意着书,以学隐居 。当政者几次想请他出来做点事,他都以“严子陵答侯霸书”陈述心意,婉言拒绝 。以学隐居平日遇有闲暇,他便同家人一起砌“柳塘”、挖“瓢海”、垒“竹苑”以自娱 。王林学识非常渊博 。他初攻辞章,继读经济,后考证义理,熟究周秦汉唐宋之书,并衍及西欧哲学,最后依归老庄 。读书论世,别有见地,不以人之是非为是非 。所着有《孟子学案》四卷,《庄子钩玄》四卷,《遣日录》八卷,《训诂丛话》和《简易识字法》各一卷,《读书随录》四卷,《民史传》一百三十卷,《角山文集》八卷,《畏文楼诗稿》八卷,《角山书牍》八卷,《禹县誌》十四卷 。为明清时期,禹州学者中着述最多者 。《中州文献征辑处》成立之初,先生为禹县採访员,并协助李敏修整理《中州明哲传》三十六卷,书成,荣获表彰 。1919年,禹县拟修地方志,林既不受食,又不受薪,义务任禹县誌总编,历时16年,至1935年完成,未待刊印,先生病卒,终年72岁 。一生勤勉先生一生勤学,考索精严,天怀淡泊,不慕荣利 。始欲救世,立于风气之先,后则厌世,遁于风气之外 。看人浮沉,视天醉梦,乐居山村,题居处为“何陋居”,题书室为“小琅” 。其居处名角山,在禹西南35华里 。此地山川盘互,四周若城,入之则豁然开朗,其间有栗子沟,王氏居之成聚 。周围有何陋居、小琅、瓢海、柳塘、竹塘、石瀑诸胜景 。人物诗选何陋居即景:环山十里皆园墙,风有清声月有光 。故鸟归来千树转,闲花开遍四时香 。晴云冉冉霏窗户,雨水深深漫野塘 。更喜天山图画里,牧童点缀几牛羊 。
- 发现初三的儿子早恋怎么办
- 喝黄茶的好处是什么
- 越南芽庄旅游的最佳时间
- 好听温柔女生网名
- 贵阳特色菜介绍
- 小孩子逃学如何处理
- 科研立项
- 2017年郑允浩、景收真主演韩国电视剧 爱情中毒
- 上中下三册 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
- 蔡国庆、吴越菲合唱歌曲 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