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上的河南故事 河南历史之最模板

河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张体义 见习采访人员 张魏
近日 , 各地抗洪防汛进展牵动人心 。自古以来 , 兴修水利、防治水害一直是治国安邦的大计 。
《尔雅·释水》中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 。”其中河、淮、济的渎庙在河南 。历代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和遗迹众多 。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有145通河南碑刻上榜 , 其中3通与河南历史上的疏通河道、治理水患有关 。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石碑上铭刻的水利记忆 。
见证黄河堵口的“郑工合龙处”碑
“一部治黄史 , 半部中国史”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 , 但彼时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 水患频发 , 给中华儿女带来无尽灾难 , 而正是与自然的斗智斗勇 , 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 。
河南省入选《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 , 有黄河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郑工合龙处”石碑 。
“郑工合龙处”石碑记述了清代最大的一次堵口事件 。据历史记载 , 1887年 , 黄河在郑州下汛十堡(今花园口乡石桥村)决口南泛 , 由贾鲁河入淮 , 导致15州县受灾 , 灾民约180万人 。光绪皇帝派多人督促整修堤防 , 均未获成功 。河东河道总督吴大澂接办后 , 筹划有方、措施得当 , 于1888年12月指挥决口合龙 。
正是这次堵决成功 , 使黄河南流成为历史、黄河北流成为惯常 , 为当代黄河下游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次工程中 , 水泥、电话、铁制轨道运土车等首次得以使用 , 开近代在黄河上引进新型材料和先进技术之先河 , 史称“郑州大工” , 遂立碑纪念 。
该碑为清代河东河道总督、著名收藏家、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吴大澂亲笔撰写 , 也是证明光绪十三年 , 黄河在郑州下汛十堡东决口、堵复始末的唯一实物 , 是研究黄河特大堵口工程的重要参照 , 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 被誉为“黄河上的三绝碑” 。
石头上的豫东治水图
豫东黄淮平原是天然粮仓 , 历史上也屡受水患之灾 。商丘博物馆收藏有一块《清乾隆开、归、陈、汝水利图石碑》 , 生动地记录了清代乾隆年间豫东28个州县群众开展的一次水利大会战 。
与一般只题字的碑刻不同的是 , 该碑内容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为碑记 , 右侧为河渠图 , 图文并茂的叙述方式在古代非常少见 。
左侧碑文由时任河南巡抚胡宝瑔撰写 , 楷书 , 竖行 , 计485字 , 记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三年(1758)豫东兴修水利、开挖河渠的情况以及镌刻此碑的目的和缘由 。
右侧河渠图绘制的是开、归、陈、汝四府所属二十八州县在治理水利工程中所开沟渠和河道的综合图 , 绘出了兴修水利的范围西起密县、东至永城、北自黄河、南达新蔡 , 同时还标明了每条河道与沟渠的发源及流向和施工的具体长、宽及深度 。
据《清实录》记载:清乾隆二十二年五六月间 , “河南、归德、陈、许等属各县 , 夏雨连绵、秋河淹浸” , “各县水占地亩 , 重者十分之三、四 , 轻者亦十分之一、二” 。足见水灾严重 , 如若不兴修水利加以干预 , 必会民不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