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太嫩了!面不够厚心不够黑难成大器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日凌晨三时,帝国人民多年等待着的那个时刻终于到来了:朱元璋崩殂 。朱允炆登基 。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朱允炆都是帝国最理想的接班人:从外表看,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从天赋看,聪明伶俐,智力过人;从学识看,勤奋好学,熟读经典;再论最重要的品质——品德,朱允炆更是出类拔萃 。朱元璋在遗诏中称朱允炆“仁明孝友”,殆非虚夸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太子身上长了个疖子,痛得睡不着觉 。太孙侍候在旁,含泪抚摩,昼夜不离 。朱元璋看到这些,感动地说:“有子孙如此,朕复何忧?”太子去世后,太孙悲痛至极,居丧期间,事事遵古礼,形销骨立 。
【建文帝太嫩了!面不够厚心不够黑难成大器】网络配图
朱元璋非常心疼,劝他道:“尔诚纯孝,独不念朕乎?”太孙这才吃了一点粥 。而在此前,他已经五天没吃没喝了 。朱元璋临终前,太孙日夜侍候在侧,衣不解带,唾壶、溺器都亲手提献 。这些事传出去,满朝大臣无不太息感叹 。至于说到能力,也没有可挑剔之处 。立为皇太孙后,朱元璋就命令太孙跟在身边,练习政务,日常奏章由他处理,太孙少年老成,处理结果一般都比较周到 。特别是朱元璋处事苛刻,而太孙常济以宽大,群臣无不暗暗高兴,期盼太孙早点接班 。现在,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虽然是大丧,表面上一片悲痛,实际上满朝文武内心都松了一口气 。老皇帝的残暴终于成为历史,新皇帝圣明仁孝,真是天下之幸 。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乐观 。有那么几个人,在满朝太平气象中嗅到了危机的味道 。在专制体制中,新帝登基,头等大事是巩固自己的权威,消灭一切现实和潜在的挑战 。现在,开国武臣已经被皇祖光,能够对帝位构成威胁的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诸叔父亲王 。中国政治史的背景颜色是相互猜忌 。诸王和皇帝之间彼此心怀疑虑,只能用最大的恶意去估量对方 。这是由中国式的政治规律所决定的必然 。皇帝怀疑诸王垂涎帝位,而诸王则担心皇帝消灭自己 。麻秆打狼,两头害怕 。本来都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意图,然而,却形成持刀相向的形势 。新君是一个书生,可是二十一史熟读之后,对历史上的权谋智略多有领会 。登基之后,整个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消除诸王的威胁上 。不约而同,新君的心腹谋臣也都想到了这一点 。建文帝即位伊始,两位文臣齐泰和黄子澄就秘密上书,建议皇帝削藩 。而诸藩之中,最为危险的,显然就是燕王朱棣 。
网络配图
六百年后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建文帝毕竟是一个书生,虽然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 。他自以为懂厚黑之学,通王霸之道,一上台就开始雷厉风行地削藩,其实正说明他没有读懂历史 。他即位时,政局稳定,天下太平,没有哪个亲王有能力和理由主动向他发起挑战 。因此,他完全有时间和空间,用更隐蔽更高明的手段,把他和诸王之间的紧张状态化解于无形之中 。比如,他可以借鉴汉武帝的推恩令,让诸王的权力越分越小 。他也可以不动声色地找借口逐步收回诸王的*事指挥权,只给他们一个空头帽子 。现在,他迫不及待地主动下手,既迅速激化了矛盾,又明显违背了朱元璋的遗嘱,在道义上处于被动 。
而更致命的错误尚不在此 。即使主动削藩不够高明,如果他厚黑到底,也有能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诸王一个措手不及,从而一举消灭潜在的危险 。而他却又爱惜面子,拖泥带水,举动错乱,从而铸下不可挽回的大错 。因为他想做一个符合儒家教条的完美君主,一举一动要讲究名分,要削藩,就要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 。在诸王中,最大的威胁是燕王 。然而燕王平时举动谨慎,没有道德上可指责的地方,拿他开刀名不正言不顺 。其他诸王,则平时作恶多端,名声很坏 。建文君臣商议多次,决定先拿其他诸王开刀,并且把这个策略命名为“先除枝叶,再除根本” 。因此,从即位后第三个月起到第二年六月,建文帝利用诸王平日里的诸多劣迹,先后削了周、湘、齐、代、岷五王,废去爵位,贬为庶人 。并且每削一人,就公布他们的罪状,以安天下 。一年之内,就连废了五个亲王,建文帝看上去还真有些魄力 。小皇帝又以边防紧张为名,把燕王护卫中的精锐调到塞外驻守 。又派了两名亲信,管理北平地方的行政事务 。看起来小皇帝的考虑不可谓不周到,布置不可谓不严密 。然而,张*舞爪,气势汹汹了半天,却没有触动燕王的根本,反而就把自己的意图完全暴露在燕王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