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毕业的非洲总统,坚持对华友好,坚称中国是“第二故乡” 世界之最奇谈( 二 )


回国后,穆拉图就进入了埃塞俄比亚外交部,凭借着对国际政治的研究和对国际形势的理解,穆拉图很快就从同事间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外交部政策制定及培训司司长 。
此后几年,他又先后在日本、澳大利亚、泰国、中国等国家担任大使,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有了全新的理解 。
在多年的外交中穆拉图发现,埃塞俄比亚如果想走出困境,就要秉持互赢互利的外交政策,妥善地处理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因此穆拉图在任期间大力推进中埃两国的联系,为之后的合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
而在谈起中国时,穆拉图总是说:“我对中国很有感情,中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
1995年,穆拉图出任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和合作部副部长,此时的他还不到40岁,但俨然已经是埃塞俄比亚政坛无人可以忽视的一颗新星 。
之后的几年里,他稳扎稳打,步步高升 。
2001年被任命为农业部长,2002年开始担任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2013年10月7日,这位“北大校友”在总统大选中高票胜出,成为埃塞尔比亚第四任总统,而埃塞俄比亚与中国的关系也在这时达到了顶点 。
在中国求学期间,穆拉图发现埃塞俄比亚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中埃两国都是多民族国家,存在复杂的民族关系,需要合理处理民族间的矛盾 。如今,埃塞俄比亚许多民族政策都是“抄”中国的作业,大大缓解了国内的民族矛盾 。
此外,中埃两国也都曾经历过战火的洗礼,都要在百废待兴中完成经济复苏 。留学期间,穆拉图亲眼见证了中国是如何一路逆袭成世界强国,这大大加强了他借鉴中国经济模式的决心 。
2014,穆拉图以总统的身份出访中国,当他再次走上北京街头时,这位昔日的“中国通”不禁感叹道:
“若不是看到路名,我简直不敢相信那就是我从前熟悉的地方 。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值得世界各国学习 。”
在谈及中埃两国的友好关系时,他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中国情结:
“中埃两国一直都是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的 。埃塞俄比亚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希望能够借鉴中国成功经验,并与中国在各项领域里扩大合作,让中埃两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
在穆拉图的努力下,中埃两国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 。
穆拉图深知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因此他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培养技术人才作为埃塞俄比亚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 。
他效仿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在全国推行10年义务教育 。而中国也派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前往埃塞俄比亚任教,培养了上万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
在中国的大力援助下,埃塞俄比亚在基建领域同样得到了让人惊讶的进步 。短短五年时间,原本贫瘠的埃塞俄比亚就陆续建起第一个工业园、第一座风电站 。
交通上也有了高速公路、城市轻轨、以及我们之前提到的埃塞俄比亚“运输生命线”——亚吉铁路 。
那么“亚吉铁路”对埃塞俄比亚有多重要呢?为什么会被称为“运输生命线”?
其实这还要追溯到1992年,那一年厄立特里亚宣布独立,埃塞俄比亚因此失去了全部的出海口,导致国内货物难以转运出国 。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穆拉图向中国求助,最终修建了一条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邻国吉布提的铁路,大大缓解货物进出口的压力,目前埃塞尔比亚95%的进出口货物都是走的这条铁路 。
而穆拉图作为中国的“好学生”,也拥有着“知恩图报”的美好品德 。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埃塞尔比亚是非洲第一个表态加入的国家,此后,他又以自身为例游说其他非洲国家,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