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异致叶绿体不能合成,从而会形成白化苗。

白化苗(不含叶绿素)会不会在光照条件下转变为绿色?
应该会,细胞内部含有白色体
4.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异致叶绿体不能合成,从而会形成白化苗 。现有一个小麦的绿色幼苗种群,经检测全
杂合子(Aa),自交F1:1AA2Aa1aaaa是白花苗,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F1中就只有1/3AA2/3Aa自由交配得F2,
然后有两种方法算出F2中绿色幼苗:白化苗=8:1:
1)F2中的白化苗只有亲本都是F1的Aa是才有1/4的可能产生,但F1的Aa的概率是2/3
所以F2中的白化苗的概率是:2/3*2/3*1/4=1/9
F2不是白化苗就是绿色 。绿色幼苗的概率=1-1/9=8/9
所以,F2中绿色幼苗:白化苗=8:1
2)就是用基因频率去算:F1中就只有1/3AA2/3Aa求出A=1/3+2/3*1/2=2/3a=1/3
由于是自由交配,再利用遗传平衡定律:aa的基因型频率=a的基因频率的平方=1/3*1/3=1/9
A_=1-1/9=8/9
F2中绿色幼苗:白化苗=8:1
小麦白化苗是怎么回事

4.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异致叶绿体不能合成,从而会形成白化苗。

文章插图
一般是先天的遗传变异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发生概率很小,不会传染的 。因白化苗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大多会在苗期死亡 。还有就是土壤缺乏Mg等微量元素及过量施用化学药剂,也可能会导致部分叶子白化现象发生
4.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异致叶绿体不能合成,从而会形成白化苗。

文章插图
在自然状态下绝大多数小麦是绿色的?
白化苗在自然状态下出现的几率是1/10000,说明白化基因的频率是1/100 。那非白化基因就是99/100.杂合几率就是2*99/10000约等于1/50 。
这里可以约等于是因为在计算还有白化基因过程中,白化基因的频率非常小,非白化基因频率就认为是1(现实中白化基因频率还要小,那非白化基因更加接近1) 。
那么近似的就是2*1*1/100=1/50 。
玉米的白化苗是不利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
遗传隐性致病基因
山东小麦最晚、最早 成熟地区 山东省小麦成熟早晚差异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半岛地区最晚、鲁南地区最早
原因是维度的差异带来的光照、热量的变化 。海陆位置差异的影响
生物体产生什么 。在这一过程中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遗传物质
【4.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异致叶绿体不能合成,从而会形成白化苗。】叶片的表皮细胞是否有叶绿体?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
1.生物变异是进化的源动力
现代的进化论认为,进化来自于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的提供了材料和动力.现在的生物多样性,完全来自于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积累起来的有利变异.
2.变异往往是有害的
变异的发生呢个概率很低,一般为10^-5到10^-12,而其中有利变异仅占了10^-6左右,可以说,发生的变异几乎都是有害的.
4.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异致叶绿体不能合成,从而会形成白化苗。

文章插图
3.现在的生物技术,已经可以让人们控制变异的方向了.
比如基因工程,可以定向的把需要的基因导入到受体内.为生物工程可以认为的提高变异的发生率,并从中选择出有利变异,为人们服务.
4.生物技术的不利因素,可能的危险后果是未知的.
基因工程至今还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其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5.变异是基因多样性的源泉,变异使同物种内的个体间产生差异,增加物种的适应性,免于在外界条件改变时不能适应.
6.变异是人为选育作物、动物的基础.现在的青霉菌青霉素产量(最高达/ml)已经是原始菌株(约20U/ml)的数千倍,这就是长期对有利变异的积累才达到的.
89%的农户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