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列克特边防连官兵:为了祖国安宁,爬最险的坡走最难的路 祖国版图的世界之最

“忠诚山”下的守望
■赵晓清 王国鑫 周继文
凝望 。
从乌鲁木齐出发,一路向西,穿过茫茫的大漠、越过亘古的戈壁,在挺进阿拉套山的路上,繁华热闹的都市逐渐变成了满目雪峰的边关 。深入群山褶皱的最深处,到达了列兵唐家俊此行的目的地——新疆军区铁列克特边防连 。
从城市到边关,这一路唐家俊走过的、看到的以及未来将要经历的,是这里的每一名官兵都曾经历的和正在延续的青春 。
入夜,唐家俊掏出了日记本 。“1963年的春天,前辈们靠着三峰骆驼一口锅,穿越连绵起伏的阿拉套山,在抵边处扎下了根 。他们用炸药、铁锹和扁担,在满是花岗岩的大石头中开辟出了铁列克特……”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官兵在铁列克特战狂风、斗严寒,像山上的磐石一样忠诚守护这里,逐渐总结出了以“忠诚”为核心的磐石精神 。2012年连队党支部提议将“忠诚”二字刻在了连队南侧的石山上,命名“忠诚山” 。指导员范冲冲说,这里是铁列克特人的精神标识 。
唐家俊从小喜欢写作,刚到铁列克特他就想办一份小报,记录下连队生活的点滴 。可第一篇文章怎么写让他犯了难,老排长李超明提议他去连队门前的“忠诚山”上看看 。
清晨,唐家俊登上“忠诚山”,俯瞰群山之中的连队和忙碌的战友,他似有所悟 。原来这山上的一草一木都默默记录着守防官兵青春的故事,见证着官兵们忠诚的守望 。
“忠诚山”下,官兵们与国旗合影 。
守望“祖国的安宁”——
“要不是‘铁头’和我之间拉着这根绳子,我可能就被大风吹上天了”
唐家俊想办一份小报的消息不胫而走,周末晚上的班务会,中士班长宋芳宇动员大家动手写稿,为唐家俊提供素材 。
是夜,忙了一天的宋芳宇终于有时间坐下来 。眺望窗外,寂静无言的“忠诚山”高高矗立,俯身摊开笔记本,他准备给唐家俊写点什么……
2015年,刚过18岁生日的宋芳宇,就在父母的支持下从4800多公里外的黑龙江入伍来到铁列克特 。从祖国版图的鸡头到鸡尾,从繁华的城市到群山环抱的铁列克特,宋芳宇没想到,自己在这儿一待就是8年 。
巡逻 。
【铁列克特边防连官兵:为了祖国安宁,爬最险的坡走最难的路 祖国版图的世界之最】第一次巡逻的感受,宋芳宇至今难忘,用他的话说,与巡逻面临的生死考验相比,那些孤独和寂寞根本不值一提 。
在铁列克特有一个传统,每次巡逻所有人的背包中都要准备一根“保险绳” 。
宋芳宇记得,第一次去289号界碑巡逻那天风和日丽,巡逻小分队一行8人骑马出发时,他还在为碰上好天气高兴 。没想到仅仅前进了5公里,在经过小喀拉达坂时,突然漫天飞沙,狂风卷着砂砾在耳边呼啸,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因为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风沙,宋芳宇有些慌乱 。
本以为这就是风力的极限了,没想到刚到“一道弯”,瞬间风力达到12级 。眼看马和人就要被吹起来,连长张宏涛当即决定,带领巡逻小分队摸索到一个背风坡上隐藏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风似乎要比之前小了一些 。张宏涛决定用绳子把人和马连在一起,快速通过此路段 。可就在经过“一道弯”的内八字顶口时,走在最前面的张宏涛和班长李强与气流迎面相撞,要不是军马“二蛋”和“铁头”将他们拽回来,两人差点被大风吹飞 。
“要不是‘铁头’和我之间拉着这根绳子,我可能就被大风吹上天了 。”安全落地后张宏涛心有余悸地说 。
3个小时后,巡逻小分队赶到289号界碑完成了勘点任务 。这时,宋芳宇发现老兵们的胳膊和膝盖被石头打得青一块紫一块 。走在最前方的张宏涛,脸上更是被飞石划出一道长长的血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