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製作的动画短片 螳螂捕蝉


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製作的动画短片 螳螂捕蝉

文章插图
螳螂捕蝉(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製作的动画短片)《螳螂捕蝉》是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 , 由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1988年製作的动画短片 。短片由胡进庆担任编导 , 葛桂云、王荣珍担任动画设计 。
【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製作的动画短片 螳螂捕蝉】该片讲述了夏天 , 螳螂在树上捕捉蝉后被在远处的黄雀捕获的故事 , 警示后来人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深陷危机之中 。
基本介绍中文名:螳螂捕蝉
其他名称:A story in Summertime
类型:剪纸动画、美术片
地区:中国大陆
导演:胡进庆
编剧:胡进庆
角色设计:葛桂云、王荣珍
製片: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
发行: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
发行时间:1988年
片长:5分钟
剧情简介夏天 , 蜻蜓在荷花中穿梭飞舞 , 蝉在柳树枝头鸣叫 。螳螂从树叶中爬出 , 探头窥视 , 悄悄地朝蝉的方向爬去 。蝉已察觉 , 但镇定自若 。当螳螂在背后举刀欲斩时 , 蝉振翅飞去 。又一日 , 蝉在榆树枝头鸣叫 。一张树叶在慢慢地朝前爬动 。黄雀飞上枝头整理羽毛 , 它发现树叶在向蝉的方向爬动 , 知道其中有鬼 , 就密切注视着 。螳螂驮叶伏行 , 接近蝉 , 这次蝉毫不察觉 。螳螂迅速举刀向蝉猛砍 , 蝉被击中 , 吱吱直叫 。正当螳螂在为自己的胜利高兴时 , 黄雀突然向螳螂猛扑而来 , 正是“螳螂捕蝉 , 黄雀在后” 。这时从树洞中突然钻出一只紫貂 , 又向黄雀扑去 。
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製作的动画短片 螳螂捕蝉

文章插图
螳螂捕蝉·剧照角色演员介绍
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製作的动画短片 螳螂捕蝉

文章插图
螳螂演员:---夏暑时节 , 穿梭在在树梢间的螳螂 , 以捕食小型毛毛虫、蝉等动物生存 。

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製作的动画短片 螳螂捕蝉

文章插图
蝉演员:---夏暑时节 , 在树林间鸣叫 , 依靠吸食树枝、树叶上的露水为食 。

上海美术电影製片厂製作的动画短片 螳螂捕蝉

文章插图
黄雀演员:---长期穿梭在树林间的捕食者 , 时刻在等待捕食的机会 , 机灵睿智 , 是上层捕食者 , 最后又成了紫貂的捕食对象 。
动画製作创作背景剪纸动画”又被称为“剪纸片” , 是中国美术电影的一种表现类型 。“它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 , 以戏曲皮影戏装配关节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 , 製成平面关节纸偶 。环境空间则由绘製的纸片及贴在玻璃板上的前、后景构成 。拍摄时 , 将纸偶放在玻璃板上 , 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把分解的动作拍摄下来 , 通过连续放映而形成活动的影像 。1976年 , 胡进庆、周克勤执导了我国第一部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 。有感于上世纪60年代试製的水墨动画民族风格浓郁但製作成本高昂 , 胡进庆便萌发了採用剪纸手段製作水墨效果影片的想法 。在他的带领下 , 创作人员历经多次试验 , 对全部剪纸片工艺进行了改革 , 最终试验成功了以皮纸纤维模仿水墨效果的方法 。即把水墨人物绘製在皮纸上 , 沿轮廓撕开 , 皮纸柔韧的纸质、细长的纤维在人物边缘形成特殊的肌理感 , 使剪纸片一改过去稜角分明的“硬派”效果 , 以笔墨淋漓的彩绘 , 展现出水墨画的韵味 。这一成功的尝试也为之后“拉毛”剪纸动画工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拉毛”即在“皮纸浸水后 , 按人物造型湿涂颜色 , 再用皮纸在背后托上一层衬底 , 待乾后在人物需要拉毛的部位用笔蘸上清水 , 描出轮廓 , 不等水乾就用手轻轻地沿轮廓撕开 , 轮廓部位即出现了茸毛” 。用此法製作出的动物有一种毛茸茸的特殊效果 , 新颖别致、生动可爱 , 并且动作也更加柔软自然 。这种“拉毛”工艺尤其适于表现动物 , 能给人柔软触感的联想 , 所以被广泛套用于后来的剪纸片中 , 如《小狐狸》、《螳螂捕蝉》、《狐狸分饼》等 , 片中的动物形象大多是採用这种工艺製作的 。1983年“拉毛”剪纸动画製作工艺获得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8年胡进庆先生创作的《螳螂捕蝉》就是在水墨画成本高昂 , 剪纸画成本较低 , 并且“拉毛”技术又大幅提高了动画表演效果的背景下诞生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