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 , 电信业务经营者日益增多 , 特别是中国电信南北拆分后,两大电信运营企业业务的双向进入 , 我国码号资源紧张问题日益凸现 。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 电信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涌现 , 原来码号分配、启用的流程不能满足电信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 , 电信企业电信业务发展较快 , 网路调整多 , 用户码号资源的调整也日益增多 。
由于历史原因 , 传统的电信运营企业占有大量的码号资源 , 不仅造成了码号资源使用上的不平等 , 而且这些企业为了阻止新型电信企业进入市场 , 不愿意对原有号码进行调整 , 不愿意对本地网号码升位进行调整。
由于码号资源依附于电信网路 , 而电信网路由企业建设和运营维护 , 各种违规使用码号资源的现象频繁发生 , 而且隐蔽性强 , 难以发现 。
码号管理工作安排针对我国码号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并考虑到今年电信市场情况和下一步运营企业全业务的发展方向 , 以及今年将施行的码号资源收费政策等诸多因素 , 信息产业部确定从6个方面来促进下一阶段的码号资源管理工作的进展 。一、解决码号开通难的问题 。二、确保下一阶段短号码清理调整工作全面完成 。三、做好码号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实施工作 。四、加大码号资源管理配套规章和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 。五、做好全国联网码号资源集中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通和使用工作 。六、充分发挥码号资源管理对电信市场的巨观调控作用 。建议转变管理方式 , 提高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 。一是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应由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向集约式的管理方式转变 , 避免部分企业扮演政府角色分配码号资源 , 造成政府管制的缺位 , 巨观调控能力乏力 。二是要改变现行的移动网网号分配方式 , 形成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规划、由各省通信管理局根据实际情况对移动网用户号码进行具体规划和分配的分配模式 。这既能提高移动网用户号码的使用率 , 又能增强各省管局对移动通信市场的驾驭能力 , 进而提高管理部门非对称管制政策的实施能力 。三是加大对专用通信网电信网码号资源的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力度 。利用码号资源对电信市场的巨观控制作用 , 坚持专网专用的原则 , 处理好专用通信网单位对社会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问题 , 并採取有效措施 , 逐步打破专用通信网的垄断 , 最佳化专用通信网区域内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 , 促进专用通信网区域内电信服务业的市场化 。创新管理手段 , 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建议结合开展电话号码实名制 , 建立全国用户号码信息库 , 与基础电信企业联网将所有的用户号码信息进行记录 , 信息库能及时统计号码的使用占用情况 , 发现用户号码的违规使用 , 为码号资源拍卖等工作进行前期的準备 。同时信息库也能作为基础信息平台为国家的信息安全提供必要保障 。二是将现有的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平台与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管理平台进行整合 , 实现许可证管理与码号资源管理的同步 , 为进一步实施阳光政务、电子政务作好準备 。三是充分发挥互联互通监测平台在码号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互联互通监测平台是目前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 , 应充分利用平台现有功能 , 加大对网间码号使用违规情况的监测力度;积极对平台进行二次开发 , 探索适合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的新功能 。发挥码号收费标準经济桿槓作用 。一是适当地提高用户码号资源占用费的收费标準 。提高用户码号资源占用费单价 , 一方面将有力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加强码号资源管理 , 及时清理上交手中的闲置码号 , 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将抑制个别基础电信企业以大量优质码号资源换取市场分额的行为 , 提高资源使用率 , 避免一些不计成本恶性竞争的出现 。二是统筹省内分配短号码收费标準 。96 字头短号占用费的收费标準能否考虑各省之间的差异 , 在统一标準的基础上 , 对落后省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 扶持当地增值电信业务的发展 。完善制度建设 , 着力解决新矛盾新问题 。一是修订码号审批的相关内容 。由于《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的制定早于《行政许可法》 。在有关审批的部分内容 , 如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工作时限等存在与《行政许可法》不一致 , 不符合的情况 , 应及时做出调整 , 进一步简化审批材料 。二是用制度解决码号开通难的问题 。由于没有制定明确的码号分类开通程式 , 造成一些码号开通困难 , 甚至部分用于公共服务的码号也难以按时启用 , 对行业带来不良影响 。应儘快对码号开通问题下发规範性档案 , 保证码号按时开通 , 保障码号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及时更新电信网编号规划 。《电信网编号规划》作为我国电信网码号资源的巨观指导 , 应及时更新修订 , 以指导电信行业管理部门码号的审批和管理工作 , 提高电信网码号资源的使用率和通信管理部门对巨观市场发展的指导和控制能力 。各省级电信行业管理部门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省的电信网码号资源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