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彙 不嗔


汉语辞彙 不嗔

文章插图
不嗔(汉语辞彙)【汉语辞彙 不嗔】不嗔是一个汉语辞彙,读音为bu chēn,佛教指“贪、嗔、痴、爱、恶”五毒之一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因愤怒产生对人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
基本介绍中文名:不嗔
拼音:bu chēn
出处:汉《说文解字》
性质:汉语辞彙
基本词义◎ 嗔 chēn〈形〉(1) (形声 。从口,真声 。本义:盛大 。同“阗”) 同“阗” 。盛大 [grand]嗔,盛气也 。从口,真声 。——《说文》盛气颠(嗔)实 。——《礼记·玉藻》康熙字典【丑集上】【口字部】嗔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10【广韵】徒年切【集韵】【韵会】【正韵】亭年切,音田 。【说文】盛气也 。【玉篇】声也 。引《诗》振旅嗔嗔 。○按今《诗·小雅》本作阗阗 。又【广韵】昌眞切【集韵】【韵会】【正韵】称人切,音? 。【广韵】本作瞋,怒也 。【集韵】本作謓,亦作? 。【韵会】嗔本音田,至唐声尚如此,今俗则以为瞋嫌字矣 。说文解字汉《说文解字》【卷二】【口部】嗔盛气也 。从口眞声 。《诗》曰:“振旅嗔嗔 。”待年切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盛气也 。门部曰 。阗,盛皃 。声义与此同 。今毛诗振旅阗阗 。许所据作嗔嗔 。玉藻 。盛气顚实 。注云 。顚读为阗 。盛身中之气使之阗满 。孟子 。塡然之 。是则声同得相假借也 。古音陈 。今俗以为謓恚字 。从口 。眞声 。待年切 。十二部 。诗曰 。振旅嗔嗔 。小雅 。哲学辞彙道家道家认为没有所谓烦恼,也无所谓痛苦,所谓烦恼痛苦不过庸人自扰的束缚罢了,人之所以有烦恼、痛苦以及去除烦恼的心意是因为人不清静 。道家清静无为不争之心:所谓清净,像秋水,博大但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起波澜 。但不是像沙漠一片荒凉死寂 。所谓无为,像庖丁解牛,顺着纹理因势利导,几下搞定,刀刃不伤 。但不是天上掉馅饼等着牛自动解体变成牛肉,保持无所有,无所无的无心不争之心 。得之不喜,失之不愁,就没有所谓千苦万毒之说 。佛教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 。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 。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 。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