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寨


石鼓寨

文章插图
石鼓寨【石鼓寨】石鼓寨由大石鼓和小石鼓组成 , 是位于河南信阳商城的一处天然的自然景观 。石鼓山很美 , 但海拔并不高 , 只有4百多米 。“山不在高 , 有仙则灵” , 石鼓山最值得看的是奇石、怪洞!大、小石鼓分别耸在两个山尖上 , 就像天外来客 , 飞来石一样 。石鼓的石质和山体不一样 , 岩石上有许多蚀洞 。
基本介绍景区名称:石鼓寨
海拔:424米
所属地:河南,信阳,商城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带
景区传说
石鼓寨

文章插图
传说之一余少保举义反元的故事:“石鸡叫 , 石狗咬 , 石船下水顺河跑” , “石鼓响 , 顺帝亡 , 石鼓不响 , 再折锦囊”说的是元朝末期 , 余少保因不满元朝腐败统治 , 决定举义 。余少保举义之时 , 得到一位仙人指点 , 给了它一封锦囊 , 承诺给他十万精兵助阵 , 灭元兴汉 。八月十五日的晚上 , 余少保沐浴净身 , 待子时鸡鸣时 , 对正北方射出三支利箭 , 即可大功告成 , 但因其妻心窄 , 唯恐丈夫登基另选后妃 , 不到时辰就溜至后院学公鸡叫 。余少保忽听鸡叫 , 忙中未分真假 , 张弓朝正北方向连射三箭 。因时辰未到 , 元顺帝未临早朝 , 三支箭都射在龙椅背上了 。顺帝临朝 , 发现龙椅三支箭上刻有“余少保”二字 , 即派大兵围剿 。石鼓不响 , 余少保知大事不好 , 忙折开锦囊 , 只见上面写四句真言:“插旗尖上取神书 , 平顶铺下拔宝剑 , 唤出石人撑石船 , 金竹园里把兵搬 。”他立即跑到插旗尖取神书 , 哪知神书悬在半空 , 难以到手 。再到平顶铺下去拔剑 , 出鞘若许后再也抽不动了 。余少保又急忙赶到石船 , 希望石人来撑船 , 哪知石人在山坡上刚刚出土还没拔出腿来 , 他只好自己跳到水中去推石船 , 石船只动了一点 , 可再也不动了 。余少保又急忙赶到金竹园去搬兵 , 进园后不见动静 , 打开竹子一看 , 藏在竹节里的神兵胳膊腿长了可鼻子眼睛还没睁开呢!后来义军寡不敌众 , 终于失败了.传说之二张果老得道成仙最后“毕业考试”也就在石鼓山女人街 。所谓的女人街 , 就是傍山靠岸一条百米山道 。传说张果老修练成功后 , 即将登天 , 吕洞宾怕张果老再犯自己“好色”的错误 , 在石鼓山女人街对张果老进行最后的考核 , 张果老登天上石鼓山 , 必经女人街 , 两个树精化成美女 , 站在路旁 , 以千姿媚态来勾引张果老 , 也不知张果老真正修练到家 , 或者是劳累过度 , 张果老倒骑毛驴 , 眼也没睁 , 顺利通过 , 从大石鼓上升天而去 。至今半条街的悬崖还有当年树妖化成的两棵迎客松 , 伸出长臂 , 在微风中 , 向游人招手致意 。去大石鼓可见石上的蚀洞 , 具说那是张果老和毛驴留下的足迹 。景点概览大小石鼓小石鼓 , 从远处看去和信阳鸡公山很相似 , 而大石鼓又像倒置的大磨菇 , 大石鼓的正面有一个70公分的洞 , 由山民把三尊菩萨放在里面 , 下面有祭台 , 具说长年有香客来烧纸还愿 , 大石鼓下面立有石碑 , 刻立时间不长 , 上面称大石鼓 , 又为“三皇殿” 。大红门从大石鼓往西南方向下去五十米 , 然后往南拐去百米 , 就到了大红门 。大红门是天然生成石壁 。长约80米 , 高约10米 。石壁在长年雨水沖刷下 , 长了很多暗红色苔鲜 , 故而起名为大红门 , 而在石壁的缝隙中 , 长有古藤 , 那粗壮的根部形式佛手 。而伸出去的蔓枝 , 爬向石壁的高处 , 真让人讚叹绿色植物古藤的顽强生命力 。在石壁下面发现了一个用天然石块的地碓 , 地碓是用来加工稻穀的工具 , 这说明在很久以前这幺有人生活过 。金龟石除了大小石鼓外 , 金龟石也很有名 , 金龟石是一块巨石 , 天然生成 , 龟头向南眺望远方 , 背眷上的八卦纹清晰可见 。试刀石、半间房、骆驼石、石院子、花石头 , 也各具特色 , 很值得欣赏 。蝙蝠洞石鼓山的洞很多 , 据嚮导介绍 , 抗日时 , 山民进山避乱 , 千把几人藏在上面 , 不会露天都有洞住 , 山洞最大的要数蝙蝠洞 , 足有三间房大 , 里面有很多蝙蝠 , 因此得名 。最长的要数情侣洞 , 因洞有两个洞口 , 而进洞又汇合在一起而得名 。情侣洞很长 , 有几百米 , 可从山下钻进 , 到半山腰钻出 。迷魂谷石鼓山的洞很多 , 他们不是地下的溶洞 , 是造山运动 , 或者大地震使部分巨石滚动落在山沟里 , 推挤在一起加上雨水的沖刷 , 才形成大小不一、相互连结的山洞 。山洞最小的洞 , 在巨石缝中一个人勉强才能钻进 , 而有的又很大 , 足有三间屋见方 。从巨石缝中行走 , 可见青天 。大红门下面的山沟里的洞连洞 , 石连石 , 可称得上迷魂谷.地质成因由于构造的作用 , 使花岗岩侵入岩体 , 风化剥蚀 , 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地貌景观 。侵入接触关係遗蹟、花岗斑状结构、花岗巨斑遗蹟、球状风化遗蹟 , 水流沖刷和风蚀遗蹟、捕虏体等地质遗蹟 , 无不体现着地球演化过程中水与火的交融 。石鼓寨花岗岩地貌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风情 。俗话说“看山看景 , 要三分长像 , 七分想像 , 不想不像 , 越想越像 。”这句话在这得到最好的注释 。不同方向看上去 , 有时如鼓、有时像海狮、有时似骆驼、有时似青蛙 , 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情趣 。沖蚀地貌无论是峻拔挺秀的山峰 , 还是蜿蜒曲折的山谷 , 处处都尚存着风吹雨打的痕迹 , 一个个形态圆润弯曲的空洞 , 一处处形态各异的凹坑 , 无不记载着流水和风吹的声音 , “水滴石穿”、“风如刀割”从这亿万年的岩石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