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土壤生成【土壤生成】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徵、能够生长绿色植物 。跟生物发育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生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
基本介绍中文名:土壤生成
外文名:Soil formation
要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基本规律: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形成规律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从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土壤肥力的发生与发展是自然界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质大循环是指矿物质养分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循环变化的过程 。陆地上的岩石经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产物,通过各种外力作用的淋溶、剥蚀、搬运,最终沉积在低洼的湖泊和海洋中,并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沉积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湖泊、海洋底层的沉积岩随着地壳运动重新隆起成为陆地岩石,再次经受风化作用 。这种物质循环的周期大约在106~108年 。其中以岩石的风化过程和风化产物的淋溶过程与土壤形成的关係最为密切 。风化过程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原生矿物的分解和次生粘土矿物的合成 。前者使矿物分解为较简单的组分,并产生可溶性物质,释放出养分元素,为绿色植物的出现準备了条件;后者使风化壳中增加了活跃的新组分,从而具有一定的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保蓄能力,为土壤的形成奠定了无机物质的基础 。可见,风化过程对土壤来说,是一种物质输入过程 。淋溶过程使有效养分向土壤下层和土体以外移动,而不是集中在表层,具有促进土壤物质更新和土壤剖面发育的作用 。对于土壤来说,它是一种物质转移和输出过程 。生物小循环又称为养分循环,指营养元素在生物体和土壤之间循环变化的过程 。植物从母质和土壤中选择吸收所需的可溶性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体;植物被动物食用后变成动物有机体;植物、动物有机体死亡后归还土壤,经微生物分解与合成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可溶性养分和腐殖质,腐殖质经过缓慢的矿质化,也为植物提供养分 。这种物质循环的周期较短,一般为1~102年 。其中有机质的累积、分解和腐殖质的合成促进了植物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的集中和积累,成为土壤肥力形成与发展的关键 。从地球发展史来看,生物的出现较晚,因此,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大循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叠加在地质大循环上的较小时间尺度的次级物质循环 。从对于土壤形成的作用上看,地质大循环的总趋势是陆地物质的流失,造成土壤系统养分的淋溶分散,而生物小循环的总趋势是使流失中的物质保存和集中在地表,并不断在土壤与生物之间循环利用 。一般来说,如果风化作用和有机质的累积、分解与腐殖质合成作用较强,而淋溶作用较弱,土壤中养分保存多,肥力水平将逐渐提高;如果风化作用和有机质的累积、分解与腐殖质合成作用较弱,而淋溶作用较强,土壤中养分保存少,肥力水平将逐渐降低;当两种作用势均力敌时,土壤肥力的发展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此外,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如砍伐森林、耕垦草原、围湖围海造田、开採矿产、城市建设等都会对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产生干扰,从而影响一个地方土壤肥力的发展方向与平衡 。
文章插图
成土因素土壤发生学说1.该学说最早由俄国着名科学家В.В.道库恰耶夫于19世纪末叶创立 。主要观点如下:①土壤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是母岩、有机体、气候、陆地年龄和地形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②各成土因素是同等重要的、不可相互替代的 。③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制约土壤的形成和演化 。④成土因素在地表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并用数学式П=Х(К,O,Г,Р)Т,表示土壤与成土因素之间的函式关係,式中П-±壤,К-气候,O-生物,P-地形,T-时间 。道库恰耶夫在多年研究俄罗斯黑钙土的基础上,1883年发表了他的经典着作——《俄国黑钙土》 。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阐明了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同时他指出,这是由于成土因素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结果 。虽然现在看起来,各种自然事物的地带性规律已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但在当时,这种观点也是史无前例的,非常了不起的 。它对以后地理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 ①没有指出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因素 。②没有指出人类活动在成土中的特殊作用 。2.威廉斯对土壤形成因素的发展①提出了生物发生学观点威廉斯认为在所有自然成土因素中,生物因素应为主导因素 。因为土壤的本质特性是它具有肥力,而肥力的产生是生物在土壤中活动的结果,没有生物活动就没有土壤,因此他认为土壤是在以生物为主导的各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②提出了土壤是人类劳动对象和劳动产物的观点 。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土壤是人类劳动的对象,也就是说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土壤,强调了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土壤又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就是说人类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成土因素,特别对农业土壤来说,它是一个主导因素 。3.叶尼对土壤形成因素学说的发展①补充了成土因素公式 他认为成土因素公式应为: s=f(d,o,r,p,t,??) 很明显,A.他将地形列入了公式;B.还可能有一些未知的其他成土因素 。②补充发展了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起主导作用的学说 他认为生物作为主导因素,不是千篇一律的 。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壤上,往往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 。这五大自然成土因素都可以成为主导因素 。相应出现五大函式式: s=f(cl,o,r,p,t??)——气候函式式 s=f(o,ol,r,p,t??)——生物函式式,式中优劣因素放在右侧括弧内的首位 。在叶尼成土因素公式中有其他成土因素的位置,据最近研究,苏联学者B.A柯夫达提出了地球深层因素,如火山、地震等对土壤形成也有重大影响 。成土因素成土因素是相当複杂的,共有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和一个人为因素,即: 土壤形成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 。1.母质因素土壤的发生起始于母岩的风化过程,坚硬的裸露母岩在日积月累的风化作用下形成成土母质 。接下来,这些成土母质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的作用下逐渐演变为原始的土壤,然后再经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熟化最终产生肥力,形成成熟土壤,这个过程称之为成土过程 。成土过程必须在生物因素参与下才能发生,因此,它只能发生在地球上出现生命特别是绿色植物之后,而且成土过程一经发生,便一定与风化过程同时进行,两个过程是无法分离的 。所以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可以看作是以母质为基础,与各个自然要素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2.气候因素气候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 。直接影响指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经常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对土壤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的影响 。通常温度每增加10℃,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加1~2倍;温度从0℃增加到50℃,化合物的解离度增加7倍 。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一年中土壤冻结达几个月之久,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而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 。气候还可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以及植被类型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一个显着的例子是,从乾燥的荒漠地带或低温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随着温度、降水、蒸发以及不同植被生产力的变化,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风化壳逐渐加厚 。3.生物因素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的本质特徵——肥力的产生与生物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岩石表面在适宜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滋生出苔薛类生物,它们依靠雨水中溶解的微量岩石矿物质得以生长,同时产生大量分泌物对岩石进行化学、生物风化;随着苔藓类的大量繁殖,生物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岩石表面慢慢地形成了土壤;此后,一些高等植物在年幼的土壤上逐渐发展起来,形成土体的明显分化 。在生物因素中,植物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製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 。不同植被类型的养分归还量与归还形式的差异是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根本原因 。例如,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而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到地表 。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并通过啃食和搬运促进有机残体的转化外,有些动物如蚯蚓、白蚁还可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结构、孔隙度和土层排列等 。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和腐殖质的合成 。4.地形因素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引起物质、能量的再分配而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的 。在山区,由于温度 。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着的垂直地带分化 。对美国西南部山区土壤特性的考察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和持水量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而pH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1] 。此外,坡度和坡向也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在陡峭的山坡上,由于重力作用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往往加速疏鬆地表物质的迁移,所以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而在平坦的地形部位,地表疏鬆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阳坡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水分状况比阴坡差,植被的覆盖度一般是阳坡低于阴坡,从而导致土壤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差异 。5.时间因素在上述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它们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演变而不断变化 。因此,土壤是一个经历着不断变化的自然实体,并且它的形成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在酷热、严寒、乾旱和洪涝等极端环境中,以及坚硬岩石上形成的残积母质上,可能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土壤发生层,例如在沙丘土中,特别是在林下,典型灰壤的发育需要1000~1500年 。但在变化比较缓和的环境条件中,以及利于成土过程进行的疏鬆成土母质上,土壤剖面的发育要快得多 。土壤发育时间的长短称为土壤年龄 。从土壤开始形成时起直到目前为止的年数称为绝对年龄 。例如,北半球现存的土壤大多是在第四纪冰川退却后形成和发育的 。高纬地区冰碛物上的土壤绝对年龄一般不超过一万年,低纬未受冰川收用地区的土壤绝对年龄可能达到数十万年至百万年,其起源可追溯到第三纪 。由土壤的发育阶段和发育程度所决定的土壤年龄称为相对年龄 。在适宜的条件下,成土母质首先在生物的作用下进入幼年土壤发育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土体很薄,有机质在表土积累,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与淋溶作用很弱,剖面分化为A层和C层,土壤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母质的特徵 。随着B层的形成和发育,土壤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有机质积累旺盛,易风化的矿物质强烈分解,在澱积层中粘粒大量积聚,土壤肥力和自然生产力均达到最高水平 。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成熟土壤出现强烈的剖面分化,出现E层,并使A层和B层的特徵发生显着差异,有机质累积过程减弱,矿物质分解进入最后阶段,只有抗风化最强的矿物残留在土体中,澱积层中粘粒积聚形成粘盘,土壤进入老年阶段,这一阶段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都明显降低 。人类因素在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之外,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 。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典型例子是农业生产活动,它以稻、麦、玉米、大豆等一年生草本农作物代替天然植被,这种人工栽培的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必须在大量额外的物质、能量输入和人类精心的护理下才能获得高产 。因此,人类通过耕耘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通过灌溉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通过农作物的收穫将本应归还土壤的部分有机质剥夺,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再通过施用化肥和有机肥补充养分的损失,从而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等 。最终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是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同时由于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规律,人类活动也造成了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土壤是在上述几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类型 。主要过程土壤形成的一般规律适用于各种土壤,然而,由于地球表面成土条件的多种多样,不同土壤类型的形成又有其特殊的成土过程,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选择几种主要的成土过程予以介绍 。原始土壤形成过程 是从裸露岩石表面及其风化物上低等植物着生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土壤的过程 。包括着生蓝藻、绿藻、甲藻、硅藻等岩生微生物的“岩漆”阶段,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中,细土和有机质不断增多,为高等植物的生长準备了肥沃的基质 。这一成土过程主要发生在高山区 。盐渍化形成过程 由地表季节性的积盐和脱盐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构成,主要发生在乾旱、半乾旱地区和滨海地区,可分为盐化和硷化两种过程 。盐化过程指地表水、地下水和母质中的易溶性盐分,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通过土体中毛管水的垂直和水平移动,逐渐向地表积聚的过程;硷化过程是交换性钠不断进入土壤胶体的过程,其前提是土壤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较高,它使土壤呈强硷性反应,并形成硷化层 。钙积过程 是乾旱、半乾旱地区土壤碳酸盐发生移动和积累的过程 。在季节性淋溶条件下,降水将易溶性盐类从土体中淋失,而钙、镁只部分淋失,部分仍残留在土壤中 。因此,土壤胶体表面和土壤溶液中被钙或镁所饱和,在雨季向下移动的钙澱积在剖面的中部或下部,形成钙积层 。粘化过程 是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温暖、湿润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 。由于那里化学风化作用盛行,使原生矿物强烈分解,次生粘土矿物大量形成,表层的粘土矿物向下淋溶和澱积,形成澱积粘化土层 。白浆化过程 是在季节性还原淋溶条件下,粘粒与铁、锰淋溶澱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 。在地下水季节性浸润的土壤表层,铁、锰与粘粒随水流失或向下移动,在腐殖质层(或耕层)下形成粉砂量高,而铁、锰贫乏的白色淋溶层;在剖面中、下部则形成铁、锰和粘粒富集的澱积层 。富铝化过程 是土体中脱硅、富铝铁的过程 。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风化产物和土体中的硅酸盐类矿物被强烈水解,释放出盐基物质,产生弱硷性条件,可溶性盐类、硷金属(周期表第Ⅰ族的主族元素,如钠、钾,它们的氢氧化物易溶于水,呈强硷性)和硷土金属(周期表第Ⅱ族的主族元素,如镁、钙,它们的氧化物都呈硷性)盐基及硅酸大量流失,而铁、铝等元素却在硷性溶液中沉澱,形成土体中铁、铝氧化物的富集,使土体呈红色 。有机质积累过程 是在木本或草本植被覆盖下,土体上部进行的有机质积累过程 。它是自然土壤形成中最为普遍的一个成土过程 。根据地表植被类型的不同,包括漠土有机质积累过程、草原土有机质积累过程、草甸土有机质积累过程、林下有机质积累过程、高寒草甸有机质积累过程和湿生植被的泥炭积累过程等 。潜育化过程 是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 。在长期渍水的条件下,空气缺乏 。有机质在嫌气分解过程中产生还原物质,高价铁、锰转化为亚铁和亚锰,形成一个蓝灰色或青灰色的还原层次,称为潜育层 。灰化过程 是土体表层SiO2残留,Al2O3和Fe2O3淋溶、澱积的过程 。在寒带或寒温带针叶林植被下,由于凋落物富含单宁和树脂类物质,在真菌作用下生成有机酸,它使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强烈分解 。伴随着有机酸溶液的下渗,土体上部的硷金属和硷土金属淋失,难溶的Al2O3和Fe2O3也从表层下移,澱积于下部,只有极耐酸的SiO2残留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强酸性的灰白色淋溶层,称为灰化层 。土壤熟化过程 是在耕作条件下,通过耕耘、培肥和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谐调,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面转化的过程 。通常把种植旱作条件下的定向培肥土壤过程称为旱耕熟化过程;把淹水耕作,在氧化还原交替条件下的定向培肥土壤过程称为水耕熟化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