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 元和街道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 元和街道

文章插图
元和街道(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 元和街道】元和街道,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地处苏州城北核心区域,是相城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2002年将原苏州市相城区陆慕、蠡口二镇合併,设立元和街道,全街道辖区面积44.36平方公里 。
截至2015年4月全街道辖区面积44.36平方公里,下辖28个社区,常住人口17万人,流动人口16.9万人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元和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电话区号:0512
邮政区码:215131
地理位置:苏州市相城区
面积:55.75平方公里
人口:16.9万(2015年) 
方言:吴语
着名景点:陆慕老街,“伦敦塔桥”,元和公园
车牌代码:苏E
街道功能:相城区政府所在地
建制沿革元和,得名于唐元年和三年 。据《苏州府志》记载:“元和三年,苏州刺史李素请于浙西观察使韩皋开常熟塘 。自州齐们北抵常熟,长九十里,因名元和塘,化讹名云河 。”元和塘贯陆慕、蠡口两镇 。公元2002年初,伴随新世纪苏州社会经济的飞跃,经规划批准,将原苏州市相城区陆慕、蠡口二镇合併,设立“元和镇” 。蠡口镇沿革约公元前11世纪,有泰伯、仲雍至江南,建立勾吴国 。公元前473年,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并选择功成身退之路,相传曾携西施隐居蠡口中陶村养鱼,由此得名“蠡口” 。公元前222年,蠡口属吴县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地,置长洲县,蠡口属长洲县 。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设镇,隶于长洲县依仁乡 。民国元年(1912),吴县、长洲、元和3县合併为吴县,蠡口隶于陆墓市,是时,境内置有蠡南、蠡北、胡巷3镇 。民国17年(1928),吴县分为19个自治区,蠡口隶于陆墓区(第六区),境内置蠡南、蠡北、胡巷、寺前4镇 。民国23年(1934)6月,江苏省民政厅核准吴县划为13个区共279个乡镇,蠡口改隶于黄埭区,境内置蠡南、蠡北、胡巷、施埂4乡 。1947年,吴县并编区、乡镇,蠡口归蠡胡乡,乡政府设在胡巷,隶于黄埭区,直至1950年2月 。1950年3月,吴县增建枫桥、唯亭、光福、陆墓4个区,蠡口、胡巷从黄埭区中析出,改隶于陆墓区 。1953年5月,太湖行政区改建为震泽县,吴县部分乡区的隶属有所调整,是时境内置有蠡口、胡巷、新建、新泾等乡,隶于陆墓区;渔耕(部分)、堰里(部分)、施秦等隶于黄埭区 。1957年3月,胡巷乡全部及蠡口、堰里两乡的大部分并为蠡口乡 。1958年8~10月,建立人民公社 。蠡口乡改称为蠡口人民公社 。1993年,撤乡建镇 。陆慕镇沿革上古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时期,颛顼高阳氏置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陆墓地域属扬州 。夏商(约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时,陆墓所在的“吴”地仍属扬州 。周朝(前11世纪~前771)时,陆墓先后成为吴、越、楚三国的领地 。秦赢政二卜六年(前221),设郡县制,在吴国古都设吴县,陆墓为吴县辖地 。相传到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因宰相陆贽墓葬塔莲桥北堍,才有“陆墓”之称 。唐朝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地,置长洲县,陆墓始属长洲县管辖 。陆墓为县属区、乡政府驻地 。唐元和三年(808),苏州刺史李素开浚齐门至常熟的河道,陆塘遂称元和塘(俗称市河)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地置元和县,潨泾属元和县,为县属区、乡政府驻地 。清宣统三年十月初四(1911年11月24日),裁苏州府及长洲、元和、吴县三县,设苏州府,陆墓、潨泾属苏州 。民国元年(1912)1月,长洲县和元和县等併入吴县,陆墓和潨泾又属吴县管辖 。1954年8月至1956年3月,划出虎北乡、白洋乡、齐北乡和新齐乡,划入新泾乡和娄北乡 。1956年3月,撤销陆墓区,改为陆墓乡,属黄埭区管辖 。1957年9月,建立陆墓乡人民委员会,所辖陆墓、潨泾、徐庄、娄北、善济和新泾6个小乡 。1958年9月,成立陆墓人民公社 。1968年3月,建立陆墓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12月,陆墓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建立陆墓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7月,政社分设,改为陆墓乡人民政府 。1985年9月,置为陆墓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大队”更名为“村民委员会” 。1993年,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苏州,途经陆墓时,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建议吴县市领导为之更名 。经吴县市政府研究决定,报江苏省民政厅批准,定名为“陆慕” 。行政区划沿革2003年,江苏省政府(苏政复[2003]80号)批覆同意撤销元和镇、黄桥镇,以原黄桥镇所辖区域,原元和镇相城大道以西的蠡口、芙蓉、蠡苑、中街、南街、北街、下塘、娄花8个居委会和朱巷、御窖、玉成、姚祥、秦埂、唐家、莫阳、凌浜8个村委会以及朱泾、古巷2个村相城大道以西区域设立元和街道,管理9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将原元和镇相城大道以东的胡巷、众泾、娄北、徐庄、採莲、登云、常楼、林巷8个村委会及朱泾、古巷2个村的相城大道以东区域划归太平街道 。2010年设立黄桥街道 。原【陆慕镇】因唐代宰相陆贽的墓地在此镇,故名陆墓 。唐代后元和塘两岸民居增多,逐渐形成街市 。明清时是长洲县属镇,民国时期是吴县第六区区公所驻地,建国初为陆慕区政府驻地 。1956年设陆墓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撤乡设镇 。1993年更名陆慕镇 。1996年,面积31.7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辖娄北、虎啸、曹庄、里池、井亭、 泾、里塘、毛泾、徐庄、夏圩、日益、古巷、凌浜、玉成、韩村、张花、文陵、御窑、花南、南窑、韩家、孙埂、陆渔23个行政村和娄花、中街、南街、北街、下塘5个居委会 。原【蠡口镇】1957年设蠡口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改镇 。1996年,面积33.7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姚祥、朱庄、蠡西、蠡口、唐家、朱巷、採莲、灵前、登云、黄泥浜、常楼、雪南、太平、西公田、朱泾、大湾、歇墩、施埂、莫阳、天鹅、秦埂、蠡东、胡巷、蠡渔村24个行政村和蠡口、蠡范、芙蓉3个居委会 。元和,得名于唐元年和三年 。据《苏州府志》记载:“元和三年,苏州刺史李素请于浙西观察使韩皋开常熟塘 。自州齐们北抵常熟,长九十里,因名元和塘,化讹名云河 。”元和塘贯陆慕、蠡口两镇 。公元2002年初,伴随新世纪苏州社会经济的飞跃,经规划批准,将原苏州市相城区陆慕、蠡口二镇合併,设立“元和镇” 。“元和”,兼有万物复始,政通人和之意 。元和,自古富甲一方,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元和人繁衍生息的元和塘西通太湖,东连阳澄湖,物产丰富 。景色迷人 。每到落叶飘零季节,慕名前来品尝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成为江南元和地的一道独特风景 。元和地处长江三角洲掌心,交通和区域辐射日趋明显 。京沪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苏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205省道、苏虞张一级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苏州古城主干道人民路、临顿路、广济路向北延伸贯穿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