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彙 太素


汉语辞彙 太素

文章插图
太素(汉语辞彙)【汉语辞彙 太素】太素是汉语辞彙,拼音taisu,古代谓最原始的物质,出自《列子》 。
基本介绍中文名:太素
释义:古代谓最原始的物质
拼音:taisu
出处:《列子》
基本释义1.古代谓最原始的物质 。2.引申为天地 。3.朴素,质朴 。引证解释
    古代谓最原始的物质 。《列子·天瑞》:“太素者,质之始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 。”《陈书·高祖纪上》:“肇昔元胎剖判,太素氤氲 。”
    引申为天地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于太素 。”
    朴素,质朴 。《淮南子·俶真训》:“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 。”汉 班固 《幽通赋》:“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汉 班固 《东都赋》:“昭节俭,示太素,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服》:“然既曰布衣,太素足矣 。”清 黄鷟来 《和陶》之六:“被服太素中,何暇问纨绮 。”
    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的简称 。
    小说名《太素》,作者看泉听风
相关论述在道家哲学中代表天地开闢前出现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 。《列子》将太素定义为质之始 。张善渊认为: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 。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 。(太素,是太始变化成形,有形然后有质,却尚未成体 。太素,就是质的起始而尚未成体的阶段 。)《列子》中的《天瑞篇》、《汤问篇》、《周穆王篇》均较为集中地谈到了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关于它的生成、演变、状态、未来等等 。如《天瑞篇》论宇宙本原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 。不生者能生,不化者能化化 。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 。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 。”认为独立永存、往复不终、不生不化的“道”,乃是宇宙万物之本原 。《天瑞篇》论宇宙万物生成过程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夺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即时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无形垺,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 。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 。一者,形变之始也 。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沖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关于天地有无极尽问题,《天瑞篇》中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 。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 。虽然,彼一也,此一也也 。……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汤问篇》中曰:“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 。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 。”道教经籍论述其对宇宙生成的看法时,颇多吸取《列子》之言 。如《云笈七籤》卷二《混元混洞开闢劫运部》中说:“混元者,记事于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 。元气未形,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元气运行而天地立焉,造化施张而万物用焉 。混沌者,厥中惟虚,厥外惟无,浩浩蕩蕩不可名也 。……三者化生以至九,玄从九反一,乃入道真,气清成天,滓凝成地,中气为和以成于人,三气分判,万化稟生 。”《太上老君开天经》集中地、系统地论述宇宙生成过程说:未有天地时,“太清之外,不可称计 。虚无之里,寂寞无表”,一切皆无,“浩浩蕩蕩,无形无象,自然空玄,穷之难极”;以后经过“洪元”、“混元”、“百成”等时期的运化而有“太初”,太初时才“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间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太初”没,而有“太始”,“太始者万物之始”;“太始”而后有“太素”,“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太素”没而有“混沌”,始有山川五岳四渎,高下尊卑及识名,等等 。《开天经》所讲,基本上是据《列子》而加以宗教演伸 。在道教最古老的经书《太平经》中,也可以找到《列子》思想的痕迹,如:“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 。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 。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气,不缘道而生”,“道无所不能化,故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 。“九者,究也,竟也,得行此者,德乃究洽天地阴阳万物之心也”(《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九) 。讲的都是化生万物而自身不生不化的宇宙本原“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