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什么风俗

除夕的传统风俗
【除夕有什么风俗】1、吃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 , 吃团圆饭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 ,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 , 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 , 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 , 一家大小共叙天伦 , 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 这是何等的幸福 。而年轻一辈 , 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 ,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 抒发美好愿望 , 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 ,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 在明代开始盛行 , 到了清代 ,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
3、贴窗花
在中国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 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 , 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 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 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 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
4、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 ,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 , 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 ,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 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倒(到)” 。中国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 , 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
5、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 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
6、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 , 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 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 , 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 ,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 , 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 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不过现在很多地区是截至燃放烟花爆竹的 , 所以大家一定要遵守规定 。
7、祭祖
古时 , 这种礼俗很盛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 , 祭祖形式也各异 , 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 , 有的到宗祠拜祖 , 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 , 陈列供品 , 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汉人祭祖 , 多半做鱼肉碗菜 , 盛以高碗 , 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南方人流寓北京的 , 祭祖尤为隆重 , 大半是八碗大菜 , 中设火锅 , 按灵位设杯箸 , 在除夕、元旦、元夜 , 都将火锅扇开 , 随时换菜 。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 , 上元夜供元宵 , 每日早晚焚香叩头 , 献供新茶 。祭祖形式虽各不同 , 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 , 上元夜撤供 , 亲朋之至近的 , 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 , 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 , 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 , 也借此保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