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广德民歌【广德民歌】广德民歌 , 是安徽省广德县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口头文学 , 是广德人民智慧的结晶 , 是广德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也被列入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介绍中文名:广德民歌
流行区域:安徽省广德县
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广德民歌 , 是广德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口头文学 , 是广德人民智慧的结晶 , 是广德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也被列入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德民歌在150余年的传唱与传承史中 , 始终伴随着民众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 , 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历史学、文学和人类学研究价值 , 广德民歌淳朴流畅 , 以明快抒情见长 ,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质朴细緻 , 以真实活泼着称 。
文章插图
广德民歌来自于民间 , 雅俗共赏、怡情悦性 , 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听众 。2014年5月初 ,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此次公布的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70项 , 其中有《广德民歌》 。意义自2010年10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以来 ,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 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 , 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发掘、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 , 积极申报县、市、省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 使我县大批濒临消失的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 优秀的项目的传承工作也得到了保障 。广德县民间歌谣选清同治年后 , 广德县民主要是来自豫、鄂等省的移民 , 由各籍移民带来的原籍民歌丰富多样 , 异彩纷呈 。本县民歌从种类上分 , 有山歌、田歌、灯歌、门歌、小调等 , 其中山歌高亢嘹亮 , 田歌质朴奔放 , 小调优美缠绵 。土地革命时期 , 革命先烈王金林等人曾用民歌曲调填上新词 , 宣传革命道理 , 并深入田间地头教农民演唱 , 很快风靡全县 。众多劳苦民众在歌谣的感召下 , 投身革命 。1957年3月 , 本县民歌手董昌玲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 演唱广德民歌《一对小秧雀》誉满京城 , 荣获一等奖 。4月27日 , 她又奉调在怀仁堂演唱 , 受到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一起合影留念 。1958年县文联曾企业文化干部和业余爱好者下乡採风 , 成果颇丰 。并与文化馆联合编印《广德民间诗歌集》二辑 , 收录民间歌谣600余首 。代表作品作品名录《一对小秧雀》、《绣手巾》、《纳鞋底》、《十恨歌才郎哥来玩》、《绣手巾》、《才郎哥来玩》、《大米好吃田难种》、《刘海歌》、《摸姐辩》、《牧歌》、《双凤》、《太阳出来满地红》、《车水歌》、《打秧草歌》、十双红绣鞋》、《姑嫂看灯》、《丫山迷歌》 。情歌(8首)郎有心来姐有心 , 哪怕山高水又深 , 山高也有人走路 , 水深还有摆渡人 , 只要我俩情意真 。关姐门前一棵槐 , 手攀槐树等郎来 。娘问女儿望幺事 , 我望槐花几时开 , 差点说出“望郎来” 。姐在屋里织绫罗 , 郎在外面唱山歌 。脚下忘了踩踏板 , 手中忘了织布梭 。一心想着我的哥 。送郎送到一里湾 , 双脚一跺恨老天 , 闰年闰月你都有 , 咋不闰个五更天 。多闰一更顶三年 。送郎送到后山岗 , 送郎一对花炮仗 。郎走五里放一只 , 郎走十里放一双 , 看不见小郎听炮响 。姐在门前纳鞋底 , 针眼好似鱼子密 , 郎问鞋底是谁的 , 羞得关姐把头低:“不是你的是谁的!”郎是蜻蜓天上飞 , 姐是蜘蛛下网围 。蜻蜓落进蜘蛛网 , 粘住翅膀难得飞 , 看你出外归不归!娘骂女儿没出息 , 挑水挑到日偏西 , 头上乌云谁打散 , 罗裙带子谁解的 , 哪里粘得一身泥?女儿嗔娘咋说起 , 真是无的说有的!头上乌云风吹散 , 挑水热的解罗衣 , 身上是水桶擦的泥 。郎要出门去採茶 , 留姐一人自当家 , 无事莫在当门坐 , 少梳油头少插花 , 留个笑脸我回家 。叫声小郎记心梢 , 放心出门莫唠叨 。只怕老天不下雨 , 不怕浮云起得高 , 真金不怕火来烧 。诉苦歌(2首)十八岁大姐周岁郎 , 洗脚把尿抱上床 , 睡到半夜要吃奶 , 照他屁股三巴掌:“我是你老婆不是娘” 。娘叫女儿莫心焦 , 沙罐子煮肉慢慢熬 , 有朝一日郎长大 , 甜日子一到苦日子消 , 好比甘蔗甜到梢 。听娘劝来更烦恼 , 有谁象我小郎小 , 等到小郎长大了 , 花已谢来叶已凋 , 叫我怎幺不懊糟!十八岁大姐丧了夫 , 好比水桶炸了箍 , 哪个木匠心肠好 , 紧紧桶板紧紧箍 , 可怜可怜小寡妇!三尺白布把头缠 , 哭哭啼啼到坟前 , 一屁股坐在坟头边 , 哭声地来哭声天 , 十八岁守寡到哪年?一张白纸四角方 , 写张状纸告阎王 , 百岁老汉你不死 , 偏死我夫少年郎 , 年轻守寡太冤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