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着《三侠五义》文学故事 狸猫换太子( 二 )


古典名着《三侠五义》文学故事 狸猫换太子

文章插图

古典名着《三侠五义》文学故事 狸猫换太子

文章插图
历史原型历史上仁宗确有认母一事 。据历史记载,宋仁宗既非刘后所生,而是宫人李氏所生 。仁宗生下后刘德妃将其收为己子抚养并成为皇后,赵祯年幼继位刘德妃就成皇太后并垂帘听政 。仁宗并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惧太后之威也不敢说 。后来仁宗生母李氏憋屈病重时才被刘太后晋升妃位,李太后病故,刘太后怕仁宗将来知道真相对自己不利、以皇后之礼给予下葬,第二年刘太后逝世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 。” 言下之意,宸妃乃刘后所害 。宋仁宗极为愤怒,多年来对刘太后的恐惧全部都变成了对刘太后的怨恨 。原来正是因为刘娥并非自己生母,才会对自己那幺冷淡,才会经常刁难自己 。宋仁宗立刻下令,派兵包围刘太后寝宫,包围刘娥娘家 。然后派心腹前往李宸妃停灵的奉先寺,来到奉先寺之后,宋仁宗不顾大臣的反对,开棺验尸 。当时,刘太后虽然去世,可是朝中大臣多是刘太后故旧,杨淑妃虽然也是后宫长辈,可是在朝中却势单力薄 。故此,开棺却意外发现,棺材中的李宸妃面貌如生没有中毒的迹象 。宋仁宗撤去兵马下诏嘉奖刘太后的亲眷,燕王受到了惩罚,宋仁宗自己也亲自到刘太后灵前谢罪,焚香哭泣,说:“从今之后,在也没人会冤屈大娘娘了 。” 可是,对揭开此事的养母杨淑妃,宋仁宗却没有任何怪罪 。从此之后,宋仁宗尊奉杨淑妃为章惠太后,对这位养母事事依从,极为孝顺 。李宸妃之死真相被永久掩埋,民间对这位仁宗生母一生悲剧各种怜悯,根据这段往事编出各种故事演义 。历史上“仁宗认母”这一事件整个过程,也与包拯毫无关係 。这件事发生在仁宗亲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时包拯还是一个布衣百姓 。直到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29岁的包拯才考中进士,本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由于包拯为孝敬年事已高的双亲,请求回到家乡附近任职,于是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 。但由于还不在父母身边,包拯又辞职回家,孝养双亲多年 。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才在亲友劝告下,离家去天长县(今属安徽)任职,而这时他已经40岁,步入中年了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去过京城,哪能帮助仁宗寻找生母呢!评价公平地说,刘后临朝十一年,政令严明,恩威并用 。内外赐予,也有节制 。漕使刘绰自京西还都,奏称在庾储粟,有羡余粮千斛,乞付三司 。刘后说:“卿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幺?他四人曾进献羡余幺?”刘悼怀惭而退、到了晚年,有服兖冕等事,刘后想自立称帝,被朝臣阻止 。刘后称制凡十一年,仁宗即位,刘后谕辅臣说:“皇帝听断之暇,宣诏名儒讲习经史,以辅其德 。”不可谓妇人之见 。《宋书》载:“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 。左右近习亦少所假借,宫掖间未尝妄改作 。内外赐与有节 。”“赐族人御食,必易以扣器,曰:‘尚方器勿使入吾家也 。’”“太后保护帝既尽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备 。上春秋长,犹不知为宸妃所出,终太后之世无毫髮间隙焉 。”刘后虽垂帘听政,但不以权力害天下,所作所为可圈可点 。惟有割断李宸妃与仁宗的母子之情实属不近人情 。幸好刘后生前以皇后礼制葬李宸妃算是明智之举,否则刘氏家族可能被戮无疑了 。后世有狸猫换太子之说,是民间对李太后悲惨一生的不平 。最早出处元代佚名作者的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简称《抱妆盒》 。大概剧情如下: 李美人为宋真宗产下一子,心生嫉妒刘皇后于是密令宫女寇承御杀死太子,弃之于金水桥河下 。生死关头,太子身上出现红光紫雾笼罩着他,寇心生不忍,于是与太监陈琳合谋,将太子藏于妆盒内,送给南清宫八大王(厚实传为“八贤王”)收养,后被无子的真宗嗣为太子 。仁宗即位后,太监陈琳说出了真相,于是仁宗与李氏母子相认 。同时,为了不伤及先帝颜面,仁宗搁置刘后,改西宫为合德宫,改奉李妃为纯圣皇太后 。相比后世流传的“狸猫换太子”,没有包拯审理此案,而且陈琳在仁宗即位后说出了真相,结局刘后也没死,而拷打寇承御(后来名字传为“寇珠”),寇承御触柱而死的剧情则是有的 。第二原型背景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大明宪宗17岁,却深受明宪宗的宠爱,成化二年 (1466年),万贵妃生下一个儿子 。母由子贵,可第二年,这个儿子就夭折了,万贵妃已经38岁了,已经不可能再生孩子了 。明宪宗虽对万贵妃情有独钟,但他毕竟要有子子嗣,所以也会宠幸其他的妃子和宫女 。可是无论是哪个妃子或宫女,只要是怀上龙种,都会被万贵妃暗下毒手,或者是强迫她们堕胎,或者乾脆害死 。所以明宪宗一直都没有儿子 。偶然的一次机会,宪宗到内库,见到了一个姓纪的女史,他见纪女史谈吐不俗,十分喜欢,当晚就临幸了她 。临幸归临幸,明宪宗过几天就忘了这个女人,可纪女史却怀了身孕 。纪女史的肚子渐渐大起来,终于被万贵妃得知,她立马就命宫婢拿烈性堕胎药去给纪氏吃 。可是那个宫婢却下不了手,冒着杀头的危险,保住了纪氏肚中的孩子,并向万贵妃谎报说,纪氏并未怀孕,只是肚子上有“病痞”,所以肚子肿胀 。万贵妃听说后,也没有再追究,只是把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居住,安乐堂是收容老病宫女的地方,纪氏要想再见到宪宗就难了 。于是在安乐堂中,纪氏生下了一个瘦弱的男婴,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 。太监张敏对明宪宗忠心耿耿,有心要保住皇帝唯一的儿子,但万贵妃势力太大,弄不好自己和皇子的性命全都难保,所以他和纪氏把皇子交给了废后吴氏秘密抚养 。转眼六年过去了,皇子艰难地长大了 。有一天,宪宗让太监张敏为自己梳理头髮 。他一边打量镜中的自己,一边叹息道:“我已年满三十,老之将至,却至今也没有一个儿子 。”张敏见皇帝如此忧伤,终于按捺不住,立即伏地叩头,说:“老奴死罪,万岁您已经有儿子了 。”张敏将来龙去脉一一告诉了宪宗,宪宗一听,大喜过望,马上亲自前去,召见皇子 。然后父子相认,皆大欢喜,宪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佑樘” 。可是不久,纪氏便突然去世了,很可能是万贵妃下的毒手 。而后万贵妃几次谋害朱佑樘不成,被活活气死 。不多久,明宪宗也追随他的爱妃而去,朱佑樘登基称帝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有许多人物可以从上面找到原型,万贵妃和刘妃一样嫉妒心太重,阴险毒辣,而保全了朱佑樘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婢和一个太监张敏,与狸猫换太子中的宫女寇珠和太监陈琳也只是大同小异罢了,当然,现实生活没那幺美好,没有包拯那样的清官,纪氏也是默默地死去 。《狸猫换太子》典故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包括陈琳、寇珠等人的名字也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早于明朝 。而明代出现了明代的《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镇》,大致剧情是:包拯在外巡游时,于桑林镇遇到流落民间且双目失明的李氏陈诉冤情,她自称是当今圣上的亲生母亲,当年生下仁宗后,被刘妃指使太监郭槐来了个掉包,以刘氏女替换了李氏子 。被替换儿子后,李氏心情苦闷,不小心误杀了女儿,被愤怒的真宗打入冷宫 。一直到仁宗即位天下大赦,李氏才逃离冷宫流落民间 。包拯得知后,三审郭槐,查清了此案 。仁宗与李氏最终母子相认,李后得以入宫,群臣弹冠相庆 。仁宗本打算要令刘后受油熬之刑,但被包公劝止,只“着人将丈二白丝帕绞死”,郭槐则受鼎镬之刑 。与元杂剧《抱妆盒》相比,明代《包公案》版本的狸猫换太子几乎是重新换了个故事,人物、情节都做了巨大的变化 。而且,刘后、郭槐最终都不得好死,这无疑反映了人们的心理 。此外,这里仍没有狸猫出没,刘氏是用自己的女儿来替换李氏的儿子的 。实际上,明代的《包公案·桑林镇》还有着时事剧的特点,故事中的李宸妃有着孝宗生母纪太后的影子 。认母一案共同的悲剧 。史书记载,每当孝宗诵读此文时,动辄欷歔流涕,可见内心的悲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