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独竹漂【独竹漂】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 。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 。“赤水独竹漂”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2011年的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运动项目 。贵州多地都有该项目活动 。
基本介绍中文名:独竹漂
发源于:赤水河流域
定义:黔北民间绝技
地点:贵州省
基本介绍动作技巧独竹漂又称独竹舟,俗称划竹竿,表演者赤足站立于一根直径大约15厘米左右,长约8米以上的笔直楠竹上作水上载体 。手拿一根直径约5厘米、长约4米的笔直小竹竿当桨,左右交替,在水上划行,或驾舟乘风破浪搏击激流险滩,或轻拈竹竿稳立舟上悠闲蕩舟水面 。其形其态美观大方,动作协调连贯一致 。表演“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颇有“一苇渡江”之妙 。
文章插图
製作材料独竹漂所用的竹子,是大头直径在15厘米以上无扭曲的大毛竹,其浮力足以承载一个人的重量 。这种大毛竹要在毛竹林海的深处,水土丰茂的阳坡上才能选到,大的直径可达20厘米左右,高度10多米 。用作独竹漂时,截取8米左右的长度,无需任何加工,自然风乾20多天 。划行用的划竿则选用直径约5厘米,长约4米匀称笔直的班竹或水竹,独竹漂手上竿后就靠这根划竿前行倒退,平衡转向 。实际套用交通功能居住在赤水河两岸的先民为了相互往来交流,常常使用一根楠竹或木头作为水上便捷的交通工具 。另处,一些远离村庄、集市的人们为了急需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时,就利用长期与赤水河打交道的得天独厚条件,划着名独竹或独木去购物,这样既省时又方便 。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时,就曾以独竹为舟渡过赤水河 。运动表演在一代一代的传承过程中,独竹漂逐渐发展成为竹乡小伙子代代乐此不疲的民间体育活动,成为竹乡姑娘们“巾帼不让鬚眉”的标誌,也成为姑娘们心中仰慕的男子汉的标誌 。赤水独竹漂经过千年的沉积逐渐转化形成每年端午节与龙舟赛齐名的表演项目 。
文章插图
独竹漂竞赛20世纪70年代,独竹漂作为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和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民众性水上体育活动必须参加的表演项目 。独竹漂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既可以进行精湛的技艺表演,又可以进行竞速比赛 。适合单人、双人和团队等多种表演形式 。单人、双人表演有比正划、倒划、转身、绕弯、滑行、换竿等技巧,形体自由美观,速度快如飞;团队表演则看重队形以及伫列的整齐和有规律的变换,动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竞技比赛竞速赛是参赛者们在比速度、比耐力,选手们看似无声胜有声 。竞速赛有短距离的横渡赛和长距离的顺流漂赛等 。20世纪末,具有赤水地域特点的独竹漂走出贵州,走向全国民运会,并得到专家推崇,在全国民运会上赢得了金牌 。从此,赤水独竹漂名噪一时,知名全国 。并在1998年以来多次荣获表演奖 。1999年,在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赤水独竹漂荣获团体表演金奖,常被各种媒体誉为“中华一绝” 。此后,在2002年省民运会、2007年全国民运会上再次取得表演金奖 。同时,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在贵州各地和全国各地传播推广 。2007年贵州省把此项目定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在红花岗区举办了贵州省首届独竹漂大赛 。该项目现已列入2011年将在贵州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民运会的竞技项目进行推广 。在2011年9月11日进行的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独竹漂成为民族运动会的新增项目,比赛在风景秀丽的红枫湖水上基地举行 。经过两天的角逐,来自贵州麻江的苗族选手胡朝贵笑到了最后,幸运地成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个一等奖获得者 。当天,独竹漂项目还完成了60米女子直道竞速的决赛,获得一等奖的同样是来自贵州的一名选手 。项目历史秦汉起源独竹漂约起源于秦汉时期 。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时间 。当时播州盛产楠木,为最好、最珍贵的建筑木材,被朝廷所专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