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新娘


风中新娘

文章插图
风中新娘电影《风中新娘》由布鲁斯·贝尔斯福德执导 , 莎拉·温特、乔纳森·普雷斯等主演 。
【风中新娘】20世纪之初 , 维也纳是世界艺术之都 , 各个流派的画家、音乐家、文学家都汇集在这座美丽的城市 。而20岁的阿尔玛·申德勒则是他们心中的缪斯女神 。她的率真箇性令维也纳死气沉沉的社交界面貌为之一新 。但她的才能并不在于此 , 在音乐创作上 , 她已经体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
基本介绍导演:布鲁斯·贝尔斯福德/Bruce Beresford
编剧:Marilyn Levy
主演:莎拉·温特 , 乔纳森·普雷斯
出品公司:Total Film Group
发行公司:RDV Distribution
中文名:风中新娘
外文名:Bride of the Wind , Windsbraut, Die
其它译名:风的新娘
製片地区:英国 , 德国 , 奥地利
製片成本:$12,000,000 (estimated)
拍摄日期:2000年5月 -
类型:剧情 , 爱情 , 音乐 , 传记
片长:99分钟
上映时间:2001年6月8日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imdb编码:tt0212827
剧情简介在一次晚宴上 , 她结识了当时着名的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 , 他们的第一次会面并不愉快 。阿尔玛毫不客气地批评了马勒的作品 , 措辞激烈 , 态度粗野 。直到朋友提醒她的行为有失风度时 , 她才猛然醒悟过来 , 并羞愧地逃出了客厅 。然而马勒却深深地被阿尔玛迷住了 , 他大度地原谅了阿尔玛的冒失 , 并开始追求这个比他小20岁的年轻女孩 。阿尔玛逐渐被马勒所吸引 , 并最终答应了他的求婚 , 甚至同意他的要求放弃了音乐创作 。或许正是这一点预示了他们未来的生活裂缝 。阿尔玛渐渐感受到压抑 , 最终女儿的死把她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她来到温泉疗养院并在那里遇上了年轻英俊的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 并很快和他堕入了情网 。这段恋情令马勒十分痛苦 , 他要求阿尔玛作出选择 。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 , 阿尔玛回到了马勒的身边 。但显然这次複合并没有消除已经出现的隔阂 。几年后 , 马勒离开人世 , 可阿尔玛并未因此走出那段婚姻的阴影 。相反 , 她陷入了对马勒的终生崇拜与刻骨铭心的怀念中 。她与格罗皮乌斯的婚姻也并不幸福 , 实际上她并不满足于枯燥的家庭生活 。当她遇上敏感神经质而热情似火的画家奥斯卡·柯柯式加时 , 她结束了这段婚姻 。阿尔玛与柯柯式加捲入了激情的旋涡中 , 而阿尔玛却不能忍受他的占有欲 , 处于狂热之中的柯柯式加陷进了绝望中 , 他决定参加一战以暂时摆脱这种煎熬 。而当他从战场上死里逃生归来时 , 阿尔玛以为他已死去而和诗人弗朗茨·威夫走到了一起 。这也是第一个称讚她的音乐才华的男人 。演职员表导演:布鲁斯·贝尔斯福德 Bruce Beresford主演:文森特·佩雷斯 Vincent Perez乔纳森·普莱斯 Jonathan Pryce萨拉·温特 Sarah Wynter幕后花絮导演布鲁斯·贝尔斯福德来自澳大利亚 , 他已经有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作品 , 包括得到奥斯卡奖提名的《温柔的怜悯》(Tender Mercies)和《为黛茜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其中后者为他摘取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奖 。在这次辉煌之后 , 他一直没能有太出色的作品 , 1997年的《天堂之路》(Paradise Road)和由莎朗·斯通主演的《最后生死恋》(The Last Dance)都反响平平 。直到1999年才凭藉《双重阴谋》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重新得到关注 。男主演乔纳森·普莱斯是英国着名演员 , 和大部分英国演员一样 , 他拥有相当深厚的戏剧功底 , 戏路十分宽广 , 并凭藉《玻璃情人》(Carrington)成为了坎城影帝 。而在百老汇 , 他两次夺得戏剧托尼奖 。他更让普通观众熟悉的影片应该是007影片《明日帝国》中的大反派和《艾薇塔》中的贝隆 。另一位男主演樊尚·佩雷因《芳芳》、《印度支那》等影片已经奠定了法国浪漫情人的形象 , 他那双会放电的眼睛令万千少女为之疯狂 。作为法国年轻男演员中的代表 , 他最近两年来到好莱坞发展 。影片的重头戏无疑落在女主角身上 , 萨拉·温特对观众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 。这是她第一次独挑大樑 , 此前她只在《魔鬼末日》和《勾魂时分》(Lost Souls)中演过配角 。此次出演世纪之初的缪斯女神可望为她开闢一条星光大道 。影片牵涉到了多位着名艺术家 , 对于熟悉西方现代艺术史的观众来说 , 这都是一些如雷贯耳的名字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是奥地利籍波西米亚作曲家、指挥家 , 他作为以维也纳为中心的着名交响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影片中涉及到他与阿尔玛的女儿的死 , 他为悼念女儿所作《大地之歌》 , 是他的代表作 。奥斯卡·柯柯式加(Oskar Kokoschka)是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 , 他的文学才华使他能够从对自然和人物精神世界的理解和挖掘中创作绘画 。他在1913年遇见阿尔玛 , 并与她同居旅行 。两年之后他为恋人创作了成为其代表作的《风中的新娘》 , 本片名字即来源于此 。这张充满幻景与寓意的画以飘忽的造型、运动的线条和冷酷的蓝色调暗示了这段对他而言十分不幸的爱情 , 他在画中表现出一贯的激动不安的神经质情绪 , 这亦是恋情动荡不定的体现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则是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包浩斯学派的开创人 。这些艺术家心目中的缪斯女神阿尔玛·申德勒(Alma Maria Schindller)出身名门 , 父亲是一位画家 , 母亲是名噪一时的演员 。她很小就表现出在音乐上的天赋 , 并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 。16岁时 , 她已经吸引了无数艺术家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 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优雅 , 她的博学多才也令人刮目相看 。20岁时她已经创作出一些相当有水平的乐曲 , 这些作品到后来才发表 , 其中显露出她独特的趣味和準确的技巧 , 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儘管阿尔玛令人惊讶地拥有如此众多的大艺术家为她疯狂 , 但她仍然是个被男权社会所压制了的不幸女人 。她那开放率直个性与当时还带有浓重维多利亚色彩的保守社会格格不入 , 而音乐才华更是完全葬送在她身边那些骄傲男人的妒忌中 。他们只把她当作为自己带来灵感的缪斯 , 却无法容忍她独立地施展才能 , 于是他们总是试图完全占有她来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于是阿尔玛通过不断变化的爱情来摆脱这种压抑 , 似乎想以感情和肉体的解放来释放被压制的激情和自由 。或许在某种意义上 , 她可以算是女性主义者的先锋 , 但显然她没能走出男权社会的阴影 , 在人们心中她只是成为了拥有无数风流韵事的交际花 。影片评价近两年 , 国际影坛又掀起了将镜头对準那些名人的爱情纠葛的浪潮 。前年法国就推出了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描写乔治·桑与缪塞的感情的《世纪孤儿》 , 今年则有了这部同样富有传奇色彩的《风中新娘》 。但这部影片得到的评价是贬多于褒 。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剧本 。影片想把阿尔玛塑造成为女性主义者的先锋 , 但根本没有表现出阿尔玛複杂的性格 , 展现出一个沉醉于男人对她的迷恋同时又极力要反抗其压迫的女人内在的矛盾性 , 让人无法体会到她一切行为的动因和推动力 。整部影片只是学究式的强调她的音乐天赋 , 却没有任何具体证据生动地表现出这一点 , 反而看上去仅仅像个艺术票友 。在表现她与情人的关係上 , 毫无激情 , 既没有他们之间发生的任何情感反应 , 也没有说明她究竟如何激发了那些艺术家的灵感 。导演和编剧只是确信这是历史的必然 , 理所当然应该如此 。剧本空虚浮夸 , 粗糙草率 。过多依赖台词 , 而非演员表演和具体场景来表现 , 但它的台词又混乱而不可理喻 , 愚蠢乏味 。导演对那些古老的建筑、家具、服饰表现出比对人物性格和主题深度更多的兴趣 。布景、美工设计等华丽 , 但由于缺少戏剧张力和鲜明形象 , 整部影片空洞无物 。在对影片重心之一温特的表演上 , 各种评论倒是莫衷一是 。贬者认为她的表演毫无深度 , 将优雅的贵族、睿智的艺术家和富有魅力的女人表现得像个任性而粗野、冷漠的小女孩 。几十年如一日少女式的单纯 , 没有变化和层次感 , 也严重缺少激情 。而褒者则称讚她以敏锐的目光和忧郁的神色 , 令人信服地塑造了迷人的阿尔玛 , 谜一般的表演细腻地展现了阿尔玛的多变的性格 , 是一位值得关注的新秀 。得到一致认同的是影片的配乐和摄影 。马勒和阿尔玛的乐曲被成功地编织进影片的背景中 , 而唯美的画面效果足以为摄影师拿下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