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Z世代的“救援行动”|新华全媒+| 志愿者群( 二 )


娄义坤的妈妈回复:你这孩子,都不跟我说一声,怕我拉你后腿吗?其实我只会嘱咐你一些注意事项。

民间救援的最新进化方式
通过社交平台,让社会的善意在线上汇聚成河,这也是民间志愿救援的最新进化形式。
担心不能及时解决被困人员所需,线上还出现了二轮回访核实群。
张敬舒创建的“河南各区线下志愿者群”很快爆满至500人。于是,她又创建了“一线志愿者服务群”“偏远乡村物资分流群”。
一则求助信息显示:有两名退伍军人包车连夜从山东菏泽赶赴郑州,希望参加一线救援,自带背包、备有手电、救生衣和游泳圈。7月25日上午5点半到莆田高速路口,有没有车可以接一下送到郑州航海体育馆!想赶上7点报名去一线。
微信群里的一位姑娘瞬间回复:我家距莆田高速路口近,我开车去接他们。
作为后方指挥,张敬舒和接车的姑娘一直保持联系至凌晨4点,生怕让两位退伍军人多等一分钟。最终,两位退伍军人顺利到达前线。

一场Z世代的“救援行动”|新华全媒+| 志愿者群
文章插图

7月27日,在郑州航海体育馆,志愿者赵佳琪(右)和娄义坤(左)帮助搬运救援物资。新华社采访人员李若琳摄
直奔新乡的赵佳琪和娄义坤发现自己在前线并帮不上什么忙,于是又通过救援物资群,参与到搬运物资的支援工作中。
连续多天搬运物资后,赵佳琪的胳膊已被晒伤,长出水泡。直到28日上午6点,她和娄义坤才踏上了回京的路。
张敬舒则继续着战斗。和她一起战斗的仍有上千人。
28日下午5点,她的求援群里喊道,“谁有消杀物资、谁有发动机!”
有发起人发布公告,经由各位四天三夜的努力,发展到现在10个群超过三千余人,求援和救援数据收集都已过万条,完成了上千人的救援工作。
困境下极简方式实现求助、求援,然后分享、传播、编辑、添加,最后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一场Z世代的“救援行动”|新华全媒+| 志愿者群
文章插图

科技向善,背后更是一群善良的人。在这场看不见的救援战场,一名“参战”的志愿者写道:
吾辈青年,于家国中得庇佑;
今有天灾,自于家国担重任。
基于良知,一念之微明,可以烛幽,可以燎原也。

采访人员:李金红、李文哲、王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