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巖市铁山镇

龙巖市铁山镇【龙巖市铁山镇】龙巖市铁山镇铁山镇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既是东南沿海的腹地,又近邻赣南和粤东地区 ,是东南沿海和内地山区的结合部,在发达地区向内陆山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中,可以优先接收沿海的资金、技术、信息的辐射 。新设的个私企业开发区被龙巖市列为第一个乡镇工业示範区,足见其区位之有利,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龙巖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通往中国西部、南部、中北部的交通枢纽地位已经确立 。铁山镇距龙巖市中心5公里,省道福三线和龙梅(龙巖至梅州)、漳龙(漳平至龙巖)和龙厦(龙巖至厦门)铁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是连线龙巖东西大通道的枢纽,区位优势明显 。位于铁山集镇附近的铁山洋站,日均接发列车达108辆,办理辆数2100辆,负责龙巖向塘西、漳平、梅州及龙巖东部方向货流的组织、运输,是龙巖市交通运输线上的重要环节,为发展规模工业、商贸、休闲生态旅游等二、三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龙巖市铁山镇
地理位置:福建省西南部
面积:125km2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铁山镇位于龙巖市新罗区东郊,北纬25°06′02′′~25°16′22′′,东经11 7°41′29′′~117°47′00′′之间 。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带,东部与岩石乡相接,南与龙巖市区相连,西与江山乡毗邻,北与雁石镇交界 。镇域总面积125km2,全境略似长条形状,东西宽约8km,南北长约16km 。铁山镇地理位置优越,距龙巖市城区4.5km,交通便捷,漳龙铁路穿境而过,省道福三线纵贯本镇,是龙巖铁路货运编组站所在地,交通物流便利,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镇交通网路 。地势铁山镇位于新罗区东北部,地势沿龙津河两岸依次升高,形成中间低,东南西北两头高的“V”字形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程在430米左右 。西北部的林邦村为河心滩,龙津河两岸的上洋、溪西、外洋、洋头、洋美、隔口等村为沖积平原和阶地,东南部的陆家地、岭后、谢家邦等村为缓慢抬升的丘陵山地 。主要地貌类型有平原和山地两大类,地貌间阶梯显着,相对高差大,土地切割深 。山地面积约占全镇总面积80%,平原面积约占20%,山地多平地少,地形地貌 。气候铁山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乾湿变化明显,早春升温快,秋季降温迟 。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19℃,平均降水量1700mm,无霜期291天,大于10℃的积温为4600~6000℃,能满足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以及一些速生树种的生长需要 。资源概况水资源铁山镇水资源比较丰富,辖区内主要河流为龙津河、白板溪和弥勒溪,河道全长 14公里,集雨面积70km2 。现有水库6座,总库容85万m3,已建电站5座,分别是平林津头电站、双溪口2、3、4级电站、平林电站;在建电站1座,总装机容量6920kw 。铁山镇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水温较高(孔口温度52℃),水量达每日3000m3 。温泉水系硅酸矿泉水,水质良好,可用于卫生医疗、洗涤、热水浴 。铁山镇矿泉水是龙巖着名桶装水“水来运”和“聚象”的取水源地 。土地资源全镇辖区总面积为125km2,占新罗区土地面积的4.46%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可将铁山镇分为山区片和平原片两部分,平原区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和砂质壤土;山区以红壤、黄壤为主 。土壤肥沃度普遍偏低,耕地中氮、磷和有机质普遍缺乏,影响本镇土壤水、肥、气、热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对农业用地的生产影响较大 。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园地等形式 。耕地面积658.1hm2(9871亩),占全镇总面积的5.26%,其中水田8607亩,旱地1264亩,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林地分布面积10091.5hm2,占全镇总面积的80.73%,主要分布在山区;园地有157.27hm2,占全镇总面积的1.26% 。森林资源铁山镇林业用地面积15.17万亩,自然植被主要有常绿针叶林、常绿阔 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和次生灌丛为主;其中有林地11.82万亩,疏林地23855亩,未成林造林地7540亩,荒山荒地2105亩;有林地中用材林9.22万亩,毛竹林2.6万亩;2006年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8%,林木蓄积量38万立方米,年出产木材2万立方米,毛竹25万根 。铁山镇属重点生态保护区域,森林资源总量不多,可伐资源少,中幼林比例占60% 。2000年,已划定生态公益林4.2万亩,主要分布于省道和龙津河两侧,目的是为了防御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 。矿产资源铁山镇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拥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高岭土等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片的陈罗、谢家邦、罗厝山、陆家地、许岭等11个村 。其中无烟煤储量近3640万吨,其中探明储量2000万吨,人均占有率1500吨/人,目前约开採40%,剩余开採时限为15年 。石灰石储量6800万吨,已探明储量约为1500万吨,人均占有量1000吨/人;已开採比例约为40%,经过几年开採,剩余储量约为900万吨,剩余开採时限为15年 。2007年的年开採量达60万吨,同比增长10%,产值达到1500万元,非煤矿产开採利用率在85%左右 。另外,铁山镇的高岭土以其自然白度高,铁、钛等有害杂质含量低,烧成亮度和强度高,成瓷性能好而出名,是我国四大高岭土主产地之一 。基础设施公路网基本形成 。到2007年末,全镇所有园区内外实现水泥公路直通,重点 经济发展区域公路网基本形成 。农村公路硬化建设取得新成效,筹集近2000多万元资金,硬化了乡村28.6公里路面,还有5公里道路已完成路基拓宽改造,7公里即将进行水泥硬化,民众行路难问题基本解决 。农村水电设施逐步完善 。农村电网改造率达100%,实现城乡供电网同价;实施“明亮工程”,村主干道路灯照明里程达9公里 。结合人畜饮水工程和农村小水利建设工程,整修农田水渠及河渠塘坝,确保水源水质优良和饮水安全 。现代通讯较发达 。大力实施“村村通电视、户户通电话”工程,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家用固定电话普及率达85%,手机信号覆盖率达100%,8个行政村实现宽频接入,19个行政村邮政工作实现直接送达,有效地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繫和交流 。经济建设简介铁山依託优越的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经济建设,全镇经济综合实力 显着增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02387万元,人口1.35万人,财政总收入5375万元;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2007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5:62:22;人民收入水平显着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641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村财平均收入41.2万元 。特色农业一是大力发展竹木加工产业 。依託金源木业、悦华竹木等林木加工龙头企业的优势,大力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火德坑、增坪、陈罗等山区各村建立了木材、毛竹种植基地 。铁山镇现有林地面积11.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38万立方米,年出产木材2万立方米;毛竹面积2.6万亩,年出产毛竹25万根 。丰富的林木、毛竹资源,为林木、毛竹深加工项目强势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是大力发展生猪、肉鸡养殖业 。铁山镇坚持从调优养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生态养殖 。依託龙巖生猪产业的优势,在洋美、隔口、平林、林邦、富溪等村大力发展生猪养殖,铁山镇有生猪养殖专业户450户,年生猪存栏近7.5万头,年出栏生猪11万头,年产值达1.1亿元 。实力工业加快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促进产业结 构和产品结构最佳化,是铁山镇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点 。铁山镇以园区为载体,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做大做强”战略,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先后引进了卓越新能源、豪迪化工、成冠化纤、通立叉车、山力液压、御林机械、亿丰粉碎等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通过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机械製造、化工、能源、建材等一批产品製造业基地和优质企业的竞争力凸现出来 。目前,全镇拥有卓越、成冠、亿丰、山力等重点企业10家,卓越新能源通过二期、三期项目的改造,可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示範带动将更加突出,对全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最佳化调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奠定铁山镇打造龙巖工业重镇的基础 。第三产业物流业 。铁山镇位于龙巖中心城市东大门,境内有省道福三线和龙(岩) 梅(州)铁路、漳(平)龙(岩)铁路和已经开工的龙(岩)厦(门)铁路贯穿境域,形成了铁山境内发达的公路铁路交通网路,是连线龙巖东西大通道的枢纽,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位于铁山集镇附近的铁山洋站,担负着龙巖向塘西、漳平、梅州及龙巖东部方向货物流的运输组织和畅通,日均接发列车达108列,日办理辆数2100辆 。铁山镇充分发挥龙巖城市近郊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以铁山洋站和东方三洋城建设为契机,着力培育大型物流中心,整合存量物流资源,完善最佳化物流网路,改造提升传统物流,拓展物流业发展空间,推进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我镇新的经济成长点 。房地产业 。为加快铁山城镇化进程,铁山镇依託行政中心“农科教大楼”建设的契机,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金在铁山投资兴建各项基础设施 。2003年,铁山镇引进龙巖华亿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5000万元对洋头、外洋、洋美省道福三线沿线区域进行成片开发,建设集商住为一体的“东方三洋城”,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共开发土地面积31485平方米,建设商用店面160个,商品房159套、专业市场2个 。“东方三洋城”及“农科教大楼”的建成使用,有利地引导铁山镇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向交通更便捷、市场化更专业、城镇化更集中方向发展 。旅游娱乐业 。铁山镇富溪旅游区是新罗区为数不多的毗邻中心城市的自然风景旅游区,近年来,铁山镇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对旅游区内吃、住、行、玩等基础设施的改造,相继投资50万元对通往旅游区内的2.5公里主干道进行水泥硬化,投资190万元建设2座旅游区宾馆,投资45万元对旅游区内7公里河道进行改造,建立起3公里长的皮艇漂流项目、500米沿河烧烤区和2个天然游泳池,购置了竹排、水上游艇等设施,大大丰富了旅游区内游玩项目,提高了旅游区的吸引力 。据统计,铁山富溪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2.5万人次以上 。社会事业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网路 。完成了国小教学网点布局调整工作 ,撤併了林邦等5所国小校点,学生就学逐步向中心校、完小集中,并适度减少村国小容量,让更多学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完善教育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办学质量 。积极营造社会助学、办学氛围,先后筹集50万元,为镇中心国小配备25台电脑及相关辅助教学设施;筹集35万元,改造危旧厕所、食堂、教学楼5座;筹集62万元,建设塑胶操场1个 。集中财力物力改善保留学校的办学条件,选派优秀校长,调派优秀教师,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力量和师资建设,并组织开展对口帮扶 。铁山中学、铁山中心国小先后通过“双高普九”验收,并被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评为“文明学校”、“双高普九”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铁山中心国小还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农村示範校”称号,中国小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国中毕业生中考成绩各科三率(平均分、及格率、高分率)处于全区农村中学前列 。文体事业坚持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方针,坚持重在建设、重在创新,积极开展民众 性文体活动 。支持、鼓励业余创作,繁荣农村文艺舞台,农村业余文艺团体不断涌现,演出了一批民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深受民众好评 。老人活动协会不断增加,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老人文体活动 。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镇电影放映队每年深入各村10余次 。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在辖区内建设了3条健身路径,篮球场6处,地掷球场1处,门球场1处,塑胶田径场1处,游泳池2处,并成立民间桌球队3支、篮球队5支、地掷球队2支、门球队1支;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极大提高了民众体育健身的热情;促进了民众性体育事业的发展 。民政事业重点推进四项工作的落实:(1)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从2005年1月份起,在全镇範围内建立并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镇19个行政村98户199人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2)深入开展“双拥”活动,促进优抚工作社会化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义务兵家属优待工作,大幅提高义务兵优待金,户均达3963元;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关心优抚对象,积极帮助解决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积极开展与部队共建活动,组织开展慰问活动,加深军民鱼水情,促进党群、军群关係 。(3)积极开展养老助残活动 。开展“五保户”供养及敬老院建设工作,制定了供养标準,“五保”户口粮每年达600多斤,生活费1200多元 。积极开展助残活动,共成立三支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帮扶 。多方争取支持,组织白内障患者到医院检查、医治,已有35名白内障患者通过免费手术重获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