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西安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为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
基本介绍中文名:西安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
外文名:Measures of Xi'an Municipality on the management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防治:地质灾害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质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作用的总和 。第三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开发、利用、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地质环境管理实行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谁利用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把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画 。第六条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区、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环境管理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地质环境管理工作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破坏地质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对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出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地质环境保护第八条勘查、开採矿产资源应当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法做好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 。第九条採矿权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监测 。在向所在区、县以上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报告中,如实反映地质环境保护情况,并接受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採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者诱发地质灾害的,应当停止勘查、开採,及时向区、县以上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下列地质遗蹟应当建立地质遗蹟自然保护区予以保护:(一)有重要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二)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古生物化石及其分布区;(三)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四)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典型地质灾害遗蹟;(五)着名溶洞、温泉等其他需要保护的地质遗蹟 。第十二条地质遗蹟自然保护区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分布在风景名胜区或者其他自然保护区的地质遗蹟由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管理 。第十三条禁止在地质遗蹟自然保护区从事採石、取土、开矿、垦荒以及其他对保护对象有损害的活动 。工程建设单位、探矿权人、採矿权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遗蹟时,应当採取保护措施,并及时向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章 地质环境监测第十四条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建设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环境监测网 。市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及资料收集、储存,并接受上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十五条区、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本级建设、水利、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监测网路,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监测 。第十六条市、区、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划定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各隐患点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和监测方案 。第十七条市、区、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时作出预测,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地质灾害预报由市、区、县人民政府发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 。第十八条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全市地质环境监测结果,发布全市年度地质环境公报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损坏地质灾害监测设施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工作,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第二十一条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镇建设、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採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第二十二条经评估认为有可能影响地质环境或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建设项目和採矿项目,确需建设和开採的,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并与项目建设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二十三条从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当遵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第二十四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区、县、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并落实各项防灾制度和措施 。第二十五条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防治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第二十六条市、区、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本级建设、水利、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拟订本行政区域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市、区、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本级建设、水利、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拟订本行政区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二十八条市、区、县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和应急调查制度 。第二十九条区、县人民政府必须对出现的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段、点),予以公告,并在其边界设立明显警示标誌 。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工程建设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第三十条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当地人民政府、基层民众自治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第三十一条地质灾害发生后,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及时将灾情及其发展趋势等信息报告上级人民政府 。禁止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 。第三十二条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确需治理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治理 。第三十三条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 。责任单位由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论证后认定 。第三十四条政府投资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其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由投资单位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时,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参加 。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损坏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施 。第三十六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行项目招标制和监理制 。禁止无资质或超资质承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业务 。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区、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按照规定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或未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採取有关措施、履行有关义务的;(二)在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未按照规定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三)批准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四)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或擅自发布地质灾害预报的;(五)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有其他渎职行为的 。第三十八条建设单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或者监理等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九条拒绝、阻碍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複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 则第四十一条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为:“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因素诱发的除地震以外的崩塌、滑坡、土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地质遗蹟”是指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在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
-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
- 中国地质大学心理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
- 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 如何挑选洗衣机
-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 华南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和环境巡礼
- 如何彻底杀死蜱虫
-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用教材:室内设计
- 室内环境设计
- 西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