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燕里红糖【燕里红糖】据义乌县誌记载,义乌的种蔗製糖历史已有400余年了 。清顺治年间,佛堂燕里村人贾惟承首先从温州引进种蔗製糖之法,燕里村是义乌“甜蜜事业”的发源地 。
基本介绍中文名:燕里红糖
主要原料:糖蔗
燕里红糖简介据义乌《洋川贾氏燕里村谱》记载,佛堂镇北的燕里村始建于1442年 。村前是义乌北江与南江汇合形成的一大片十年九涝的黄沙滩;村后是随山坡自高而下的一大片十年九旱的红泥山坡地 。500多年来,世世代代的燕里村民,就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扒土刨食 。穷则思变,贫瘠的土地,培养了燕里村的村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第五代传人贾维承(1604~1670),早在清顺治年间,就在这黄沙、红泥的土地上,从福建引进种植糖蔗的技术,製成了义乌红糖 。燕里村的红糖成了佛堂镇上出了名的“土特产”之后,义乌各地农民纷纷前来燕里村学种糖蔗和製作红糖技术 。有一首流传了数百年的民谣,道出了燕里糖农种蔗製糖农活的情景:“廿三都的燕里村,那里尽产‘义乌青’(红糖);燕里的红糖虽香甜,种蔗的农活四季忙;尤其到了入冬后,榨糖的农活苦连天;天寒地冻披除糖叶,划破脸面和手脚;男女老少全家忙,一日三餐吃冷饭;糖车铺里虽热闹,不分日夜和通宵;牛拉糖车绕圈走,绞出的糖水冰上流;饲糖接糖人,冻得直发抖;烧糖做糖人,热得大汗流;燕里出糖名气虽然好,有谁知道甜味当中有苦头 。”燕里村第十三代传人贾祯淑,是以前燕里村内文化程度最高的清末秀才 。他一生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糖蔗种植和红糖製作的“乡土文化”,为提升燕里红糖的社会价值,作出了较大贡献 。1929年,佛堂镇商会选送的“黄培记”义乌青(红糖),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 。为了发展义乌红糖,浙江省政府于1933年拨款10.4万元,由义乌县实验科出面,支持全县糖农的种蔗 。面积也由此发展到了有史以来最高数——2.5万亩 。由于许多刚参与种蔗製糖的农户,缺少经验,使红糖质量不好,市场价格暴跌 。惟有燕里村的红糖,凭着“摆在桌上会爬,放入口中会烊,含到嘴里清香,存放三年不烂”的过硬质量,名声大躁,成了当时糖商在市场上抢购的红糖 。后来,各地糖农纷纷到燕里村向贾祯淑求取种蔗製糖的经验,贾祯淑就收集了许多种蔗製糖的谚语,编写成春季怎样育苗,夏、秋季怎样管理,入冬怎样製糖的“种蔗製糖四季歌”送给大家 。
- 赣州公交115路
- 补习学校
- 孕妇银耳红枣枸杞汤能不能喝
- 梦到飞机在天上飞代表什么
- 2022专项扣除什么时候申报
- 喝红酒能减肥吗
- 翡翠都有哪些颜色
- 虾滑煎口蘑怎样做
- 梦见自己挨打含义
- 恒温垫适用于什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