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医学


民间医学

文章插图
民间医学【民间医学】民间医学是流传于民间、未经教科书记载及传播,或未被经典理论解释、包容的民众性的自我医疗保健的方法 。与正统的教科书相比,流传在民间的医疗方法显得内容丰富、通俗而有特色,因而被人们视为特色疗法 。
基本介绍中文名:民间医学
外文名:minjianyixue
地区:中国
特徵① 理论上的不可解性,不论是传统的中医理论,或者是现代医学理论,均无法对其功效作出十分正确的解释;② 技术上的通俗性,主要表现为就地取材,操作方便,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③ 疗效上的不确定性,表现为疗效的重複性差,往往与操作者、施术者的经验有关;④ 传播上的口授身传性,即很多经验性的技术无法用文字準确全面地表述,也缺乏规範,因而其传播方式多通过传统的师承、家传等方式,通过口授及身传,并需要个人的实践体悟 。源流中国的民间医学源远流长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代医学着作,都记载着相当数量的民间疗法和单验方,这些民间医学的精华已成为中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许多医家善于学习并採用民间的医疗方法,并以此成名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是总结和运用民间疗法最有成绩的医家之一,他着名的攻邪论和汗吐下三法是民间医学的理论与治法的总结和概括 。清代的外治专家吴师机擅用膏药等外治法治疗内外诸疾,其着作《理瀹骈文》是历史上外治疗法的集大成者,至今影响犹深 。宗吴氏之学而后起的是邹存淦,着有《外治寿世方初编》,收录民间外治经验约八千余言汇成此书 。书中收外治方2300余首 。历史上运用民间疗法最多的是铃医,他们都是週游四方、负笈行医的民间医生 。他们治病有三个特点,一是贱,药物不取贵重之品;二是验,下咽即能去病;三是便,山林偏僻之处仓促即有 。铃医多内外兼治,外治如针、灸、熏、贴、蒸、洗、熨、吸等法,内治则以顶、串、截三法见长 。铃医的医疗经验,为一些有识之士所重视并记载下来,如清代赵学敏的《串雅内编》及《串雅外编》就是最着名的 。两书的内容,来源于老铃医的经验口授以及相传的民间方药 。赵学敏以后,有位名鲁照的医家,增补《串雅》所未备的走方医术,书曰《串雅补》(1825),这也是研究民间医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长期以来,民间医学的学术得不到正统中医的承认 。张子和虽为太医,但终以用药峻猛而遭到太医院医官的排挤,而辞职返乡 。后世虽称其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但对其学说及经验,却极少遵循使用 。吴师机当年虽施药济人,极一时之盛,但传人寥寥 。而广大的铃医则更被视为游食江湖之流,其医疗经验亦为人所不屑 。这种学术上的门户之见,是不利于中医学术发展的 。作为中医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医学有其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经验,值得认真学习与研究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医学的发掘与整理 。五十年代,曾在全国範围内开展了一次收集民间方的运动 。七十年代初期,全国大搞中草药运动又促进了民间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草药的套用热潮是前所未有的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医学的研究走向专业化、科学化 。1989年,全国首届中医外治学术交流会在南通市召开 。1992年,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成立,有关中医外治、中药外治的专业委员会相继成立 。并出版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誌、《中医外治杂誌》等专业杂誌 。1973年编着成功的《中药大辞典》,收载中药5767种 。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的《中华本草》,收载药物近万种,是中医药及民族民间医药整理研究的巨大成果 。青蒿素的发现,成为民间医学研究中的极好範例 。同时,市场经济给民间医药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如刮痧、针灸、放血、草药、民族药等一批民间医学的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