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论【李陵论】《李陵论》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李陵论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体裁:散文
作者:白居易
作品出处:《全唐文》
作品原文李陵论《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 。”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 。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 。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孟坚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 。”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 。《春秋》所以美狼覃者,为能获其死所 。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勛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 。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 。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 。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 。”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生或轻于鸿毛 。”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 。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 。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后迁居为下邦(今陕西渭南)人,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十八年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元年(806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补盏屋(今陕西周至)县尉 。不久人为翰林学士,改左拾遗、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815年)因上书言事 。被贬为江州司马 。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 。因晚年官太子少傅,故世称“白傅”、“白太傅” 。
-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
- 第一辑 比较政治评论
- 适合早安心语的句子
- 智慧财产权——法理论与战略
- 第12届评论家选择奖
- 2012国家司法考试论述题高分演练
- 水文学概论
- 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新论
- 侵权责任法的理论与实践
- 蔡钟翔自选集:生生不息的中国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