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线路


中国高铁线路

文章插图
中国高铁线路【中国高铁线路】中国高铁的特点是大量採用高速桥樑和无砟道床技术,採用超大半径弯道,既消除平交道口和行人干扰,又保证路基的平顺,防止路基沉降 。尤其是高速桥樑大量採用,使得一望无际的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高速桥樑屹立在广阔平原上,成为一道雄伟壮观的靓丽风景线 。
基本介绍中文名:中国高铁线路
外文名:China's high-speed rail lines
所属国家:中国
类型:交通线路
高铁历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 。由于全线採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 。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二十一世纪初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瀋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 。以桥樑工程为代表,秦瀋客运专线的线下工程完全符合国际对于高速铁路的定义标準,因为在此线投入运营之前,我国自主研製的高速列车分别线上上高速试验运行,并分别创造出292公里/时,321公里/时的试验记录,新线採用了最小5500M(困难区段3000M)和最大9500M的大曲线半径,650M的短站线长度和65公里的长距离站距设计,以及区间不设渡线的创造性建设 。由于本线的工程设计和试验速度都超出了既有线的工程限制和承受範围 。使得它在很多年成为了是否为高速铁路这一话题的争论要点 。我国的高速铁路的高标準定位包含了很多国际的政治因素,从国际视野来讲,在2003年刘志军上台之后,为了提升中国铁路在世界的竞争力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大刀阔斧的开展了“铁路跨越式发展”,并要求新建高速铁路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的国际铁路干线协定规定:新建客货运列车混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250公里,新建客运列车专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350公里以上),刘志军的功劳将载入世界铁路史册,并封为铁路祖师爷 。铁路大跃进使我国对高速铁路的基础标準远远超过了国际标定,因而秦瀋客运专线作为大跃进之前的新建线路,虽然符合国际对于高速铁路的设计要求,但最终没有被列为“中国高速铁路”的範畴 。然而,儘管没有被列入“高铁”之列,它依然和我国的其他提速线路有着很大的工程设计优势,包括改造后的京广线京武段、沪昆线沪长段、京哈铁路等线路,这要得益于它的线下工程的高标準设计和过硬的工程质量,自2007年CRH动车组被引进我国第六次大提速后,秦瀋客运专线可以允许动车组全路以时速250公里甚至270公里的速度持续高速运行,相比于此,其余的提速既有线虽然也可以达到时速200公里/时,但是由于早期基础设计标準较低,提速改造工程施工难度过大,使得运营速度能真正实现高于200公里/时的线路长度比例严重受限,从而对列车的行车表定速度也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