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灵武古城墙【灵武古城墙】灵武,古称灵州,早在2200多年前的西汉惠帝四年,就有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筑城而居,建立灵州县城,成为古代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枢纽、军事重镇和文化中心 。随着历史的变迁,古灵州在历史的尘埃中,唯一留下的标记就是灵武市市区内古城巷遗留下的一段古城墙遗址 。
基本介绍中文名:灵武古城墙
地址:宁夏银川市灵武市城区
文保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灵州历史灵州建县城,始于西汉,《汉书·地理志·北地郡》记载,“灵州,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水中可居曰州,此地在河之州,随水上下,未尝沦没,故号灵州 。”甚而《太平广记》载,灵州是神仙出入的地方:“西王母紫兰宫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扶桑,出入灵州 。”东汉后期灵州县随北地郡内迁陕西 。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在汉灵州县故址赫连夏果园城置薄骨律镇城(州郡级) 。孝昌(525年-528年)中,改置灵州(州郡级) 。北魏以后灵州,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基本上(除曾改灵武郡、西平府)都继续沿用灵州,直到民国 。灵州自惠帝四年(前191年)始建县城至今2207年的历史,全国罕见,宁夏再无任何一个城市地名建城历史可以与之相比 。西汉置故址在今吴忠市的灵州古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被河水淹没,“城凡三徙”,宣德三年(1428年)包括官府、百姓、历史文化迁至灵州“新城”,500多年直到民国,即今宁夏灵武市 。民国2年(1913年)“州改县”,“灵州改为灵武县” 。1灵武古城墙作家张碧迁曾对灵武古城墙进行了探究:宁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武古城墙遗址,位于灵武市老城区内西北侧,距今已有586年历史,是宁夏境内唯一保存下来的明代州城城墙 。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灵州古城墙修建于1428年 。1452年,扩建,当时城墙周长七里八分,高三丈,城墙四周护城河深一丈,宽五丈 。1577年,巡抚罗凤翔甃以砖石,东西南北四道城门分别叫澄清、孕秀、洪化、定朔 。城墙上有角楼、敌楼、门台、炮台各四座,城门处有瓮城 。当年,灵州城城池坚固,气势宏伟,是宁夏重要的州城之一,直属宁夏卫管辖 。“墙高10.3米、墙底厚9.8米,墙体外包70公分厚三层城砖 。城墙砖长47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自然原因很难破会它 。”据灵武市文管所所长刘宏安介绍,根据有关记载,灵武城墙最早遭到人为破坏的是1947年,马鸿逵为配合蒋介石全面发动内战,在城墙顶挖1米宽、2米深战壕 。解放后,随着国家的统一,城墙的防御功能也开始慢慢退化 。1958年,灵武县建筑队成立,大规模拆除城墙砖,建成灵武县城最早的二层建筑物——人民影院和秦腔剧院 。1969年,政府发动居民拆除城墙,在县城修建地下人防工程,砌成总长7283米的地下防空洞 。此后,城墙附近的人们纷纷拆城砖建房、盖牛羊圈 。1970年,城内高庙、南鼓楼被拆除,城内古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在拆除高庙墙基时,发现《砖瓮城碑记》石碑一块,碑中除“万曆年敕郡县建置砖城”字样隐约可见外,其余均漫漶不清 。1997年,灵武修建西苑小区,在北城墙处开门洞通道一处 。2007年10月,连续阴雨天,雨水沖刷致使西南城墙十多平方米倒塌 。2008年6月,在旧城改造拆迁工作中,文物人员发现许多搬迁户院内都散存有老城砖 。文物管理所干部职工走街入户,经过3个多月时间徵集,从民间收回城砖1万余块 。2灵武古城墙修建于明朝宣德三年,距今已经有586年 。灵州古城墙原周长3900米,高10.3米 。上世纪70年代初城墙墙体开始被人为拆毁,目前现存下来的这段城墙西北角全长有301米 。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点的我市古城墙遗址,经过岁月的沖刷,加上城墙年久失修,目前墙体出现裂缝,墙体存在多处坍塌隐患 。为了保护历史文物遗址,体现古城风貌,市委、政府将灵州古城墙维修工程列入2014年全市20件实事之一 。3保护工作近年来,由于年久失修,城墙墙体出现裂缝,墙体存在严重坍塌隐患 。为了保护历史文物遗址,体现古城风貌,灵武市委、政府将灵州古城墙维修工程列入2014年全市20件实事之一 。由“海口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灵州城墙维修方案》,计画回收老城墙砖对城墙西北垛顶部女儿墙、西侧墙体缺失城砖、石材墙基、停车场等进行全面维修,总维修费用约100万元 。据刘宏安介绍,古城墙维修工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注重恢复古城墙原来风貌,突显历史文化名城个性 。据了解,灵武市在今后城市建设中,注重开发与保护兼顾,严格控制古城墙周边建筑高度,新建建筑物风格要与历史古蹟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奠定基础 。2大事记据《嘉庆灵州志迹》记载,明时灵州“地势廖廓,轮广千里,三十六堡环拱千里之内” 。当时灵州辖有枣园堡、吴忠堡、惠安堡、金积堡、石沟驿等三十六座堡寨 。城内学校、书院、词坛、寺庙林立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宁夏发生8级大地震,灵州城角楼、敌楼、垛口震塌,民房倒塌数百间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灵州知府朱佐汤、千总索云飞等监修灵州城,花费帑银6.71万余两 。清时,灵州城内街道纵横,公署、学堂、坛庙、坊表等建筑物众多 。那时灵州八大景观有宁河胜览、晏湖远眺、牛首飞霞、龙泉喷玉、高桥春柳、滴水秋梧、青峡晓映、黄沙夕照,是塞外一道亮丽的风景 。1913年,灵州改为灵武县 。据《灵武县长余公修城垣碑记》载,1917年,灵武知事余鼎铭修葺城堞时,从城墙下火神庙中发现两大箱西夏文佛经,他把经卷分赠给宁夏镇总兵马福祥,多年后经卷辗转失散 。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收得一批,经专家认定“皆属宋元旧椠,蔚然成为大观” 。解放后,部分经卷被宁夏博物馆、甘肃博物馆收藏,另有十多卷流失到日本、美国、法国等地 。据学者考证,这批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的西夏佛卷为元代刊本活字版,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它对研究元代印刷技术水平、西夏文字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物价值 。1920年12月16日,海原发生8.5级特大地震,灵武城地下涌出黑水,城4墙西南角倒塌24丈,欲倒未塌98丈 。城内房屋倒塌20%,压死居民300多人,牲畜700多头 。65天后,灵武再次发生大地震,城堞均被摇落,城内房屋倒塌过半,死亡700多人 。1940年,灵武县人郭创业出资倡议修建高庙,驻灵武暂九师师长卢忠良率兵依北城墙正中夯筑11米高台基,木工巧匠陈永宽被聘为木工总师,历经3年时间建成高庙 。高庙建筑物雄伟壮观,重檐飞脊,立体雕镂栩栩如生 。1947年,马鸿逵为配合蒋介石全面发动内战,在城墙顶挖1米宽2米深战壕,这是人为破坏灵州城墙之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进驻灵武时,发布保护文物通令,要求保护好灵州古城 。1955年,县城东鼓楼被拆除 。1958年,县建筑队大规模拆除城墙砖,建成灵武最早的两层建筑物——人民影院和秦腔剧院 。1969年,居民拆除城墙,砌成总长7283米的地下防空洞 。此后,老百姓纷纷拆下城砖在家里修建杂房、鸡窝、牛羊圈等 。1970年,城内高庙、南鼓楼被拆除 。如今灵州城墙仅存西北角,东西长230米、南北长155米、高10.3米,墙体外包城砖 。1997年,灵武市修建西苑小区,在西北城墙处开门洞通道一处 。201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灵州城墙为宁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0月,灵武市人民政府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利用回收的旧城砖,对遗留城墙西北两侧进行维修,维修工程注重恢复城墙原来风貌 。5出土文物修整城墙,发现的西夏文佛经清末爆发反清战争,灵州城墙被炸毁缺口两处,又给城垣增加“伤痕” 。1913年,灵州改为灵武县 。据《灵武县长余公修城垣碑记》载,1917年9月,灵武知事余鼎铭在修葺因地震和战争损毁的城堞时,从城墙下的火神庙中发现两大箱西夏文佛经,他把经卷分赠给时任宁夏镇总兵的马福祥,马又将其中一部分赠给下属张质生 。恰巧张质生的弟弟张思温对西夏文史有所研究,见后如获珍宝,爱不释手,这部分经卷一直保存在张思温处,多年以后经卷辗转失散 。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收得一批,经专家认定,“皆属宋元旧椠,蔚然成为大观” 。解放后,部分经卷被宁夏区博物馆收回,还有部分收藏在甘肃博物馆,另有十多卷流失到日本、美国、法国等地 。据日本学者考证研究,这批西夏文经卷《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元代刊本活字版,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它对研究元代印刷技术水平和西夏时期文字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物价值 。2
- 兴隆塔
- 中国古代算数几何形体 阳马
- 毛衣搭配牛仔裤好看吗 古力娜扎也这样穿
- 北京千年古墓群
- 最古老的海上保险法诞生地是哪里
- 曼古银是怎么样的品牌呢 曼古银是哪个国家的呢
- 曼古银是什么档次的品牌呢 曼古银怎么鉴别真假呢
- 华夏族上古神话人物、火神 祝融
- 男士时尚复古鞋子有哪些 男士运动鞋品牌
- 尼古拉·尼洛维奇·布尔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