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畛子山歌

厚畛子山歌【厚畛子山歌】厚畛子山歌是历史悠久的陕西省传统民歌 。厚畛子,位于秦岭腹地,是归属于西安市却距离市中心最偏远的小镇 。然而就是这座小镇,有着一群淳朴的山民,他们唱着动听的山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很难想像在关中的土地上,能听到这种味道的山歌,悠长绵远却柔婉动听,曲调充满着激情,但却让听者仿佛进入了行云流水般的意境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这种山歌以它的地域命名,叫做厚畛子山歌 。
基本介绍中文名:厚畛子山歌
追根溯源::各地民歌的“大杂烩”
地址:陕西省传统民歌
归属于:西安市却距离市中心最偏远的小镇
山歌来历追根溯源:各地民歌的“大杂烩”

厚畛子山歌

文章插图
传承人物厚畛子是周至县的一个小镇,从西安到周至仅仅需要一个半小时,从周至县城到厚畛子,却需要三个小时 。然而随着山路的崎岖盘旋,外面的温度也越来越低,甚至感到了丝丝凉意 。忽然看到依山傍水的一个小镇,散落着不多的几户人家,一家临街的小店挂着“厚畛子商店”的大牌子,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一般,长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到了”,69岁的吴松军老人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了,他是厚畛子山歌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 。
厚畛子山歌

文章插图
山歌概况小镇缘何取名“厚畛子”,当地一位叫李挺的年轻人说:“畛是田埂的意思,大概起这个名字时这里的农业非常发达 。”不过周至县文化馆馆长杨军海认为:山陵高大曰厚,黑河源头曰畛,《山海经》有载:“青山之姿,畛水出焉”故得名厚畛子 。近年来着名作家叶广芩经考证认为,厚畛子是以傥骆道在此相对宽度命名的驿站 。虽然说法不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里山高林密,又比较偏僻,所以这里的人们很多是逃难而来 。吴松军说他家祖上是湖北人,因为曾祖参与过太平天国,事败后被迫逃难于此 。和他相似,村上很多人祖籍都不是陕西,有湖南、湖北,也有安徽、四川等 。吴松军个子不高,穿着打扮也透着山里人的质朴,很难想像这个其貌不扬的老汉是厚畛子山歌第五代传承人 。他告诉我,小镇总共只有三千来人,大家又都是从各地迁徙而来,也许从小镇形成之日起,也就酝酿着这里特有的山歌 。“没有确切考证,据估计,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山歌 。古代,人在搬运重物时,为了达到劲往一处使的目的,由一人吶喊,大家出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劳动号子 。后来,人们在悲伤或高兴时,用歌来表达情绪,这可能就是所有山歌的起源 。有关厚畛子山歌的起源,我们也无从得知 。在我想像中,我们这里的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大家都在山上劳动,生活比较贫乏,乾脆就对歌吧,你唱湖南民歌,我唱四川民歌,后来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大杂烩’,也就是厚畛子特有的民歌了 。”主要特徵:香艳中透着对生活朴素的爱厚畛子民歌形成后,口耳相传,没有曲谱,曲调和旋律都是一代传一代,大部分歌词也都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吴松军说自己从小就对音乐非常感兴趣,但真正促使他学唱这里的民歌是他的岳母,岳母是当地唱民歌的好手,自打跟爱人订婚,他就开始跟岳母学唱民歌 。“多少年了,这里的民歌一代传一代,非常盛行 。在‘文革’前,大家在干活的间隙,总喜欢对唱山歌,就是逗趣呢 。我们村上还发生过已经订婚的姑娘因为小伙子山歌唱得好,而跟原来的对象吹了,转而找会唱歌的小伙子的事儿呢 。”他说他们过去学民歌大都是在田间地头,劳动的间隙就会有最会唱山歌的领军人物教大家唱歌,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了 。不过“文革”期间,这些山歌被诬衊为黄色歌曲而被禁止演唱,直到“文革”结束后才恢复,不过由于时间的流逝以及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还是断了层,据说厚畛子山歌有50多种曲调和旋律,但现在他只掌握了30多种,还是掌握最多的人 。有的曲调还没来得及传承,老人就去世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他才动了要挖掘整理厚畛子山歌的念头 。“我和情姐门对门,眼看情姐长成人,花花的轿儿抬上走,你看怄人不怄人……”“腊月採茶整一年,情郎哥哥听奴劝,生意买卖由你做,明年你定没上茶山,月留月,奴家在屋守孤单 。”“三月里是清明,表妹你听清,我昨年想你到如今,表妹喽,得下了相思病……”这样直白的歌词,即使在流行歌曲中充斥着爱来爱去内容的今日,听起来也不禁让人有些脸红 。杨军海统计过,厚畛子山歌中大致包含几大类,有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锣鼓草、风俗歌曲等,但这种分类是根据曲调、旋律、节奏、乐器等来划分的 。李挺说如果依照歌词内容来区分,80%都是爱情歌曲,而且大部分都是男女对唱的,细细品味这些歌词,颇有些香艳的味道,但这种香艳却和流行歌曲中直白地“我爱你,你爱我”颇为不同,而是透着旧社会婚姻不自由时,青年男女对于爱情的渴望,当然也很坦率奔放,直抒胸臆,让感情自由宣洩 。除过爱情歌曲外,还有很多婚丧嫁娶时唱的风俗歌曲,例如姑娘出嫁唱哭嫁歌,老人去世唱孝歌,排比的句式,又合辙押韵,李挺开玩笑说:“这不是普通百姓能想出来的,只有旧社会的秀才才能写出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 。”山歌现状现状堪忧:只想将民歌流传下来然而眼下厚畛子山歌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吴松军说山歌是在割草放牧耕地等劳动活动中产生的,由于劳动方式的改变,如外出打工和机械作业等劳动方式的改变削弱着山歌的生存基础;而山歌作为民间音乐,日益受到流行音乐和其他娱乐方式的冲击,听众也越来越少,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学这个的又不多 。2006年,为了保护厚畛子山歌,他发起成立了“厚畛子原生态山歌协会”,有二三十个人参加,基本上都是他在教,或者这些队员在互教互学,不过山里农活很重,村民们平日都比较忙,加之缺少经费,也很少有排练和演出的机会 。因为没有带来经济效益,所以能坚持学习的年轻人并不多,李挺就是他三年前挖掘出来的 。吴松军发现李挺小伙子很不错,人品好,在附近青年中威望也很高,就力邀他参加山歌协会,几次动员后李挺才加入,目前已经是协会中的中流砥柱了 。女歌手任智霞今年50岁了,也是被吴松军“发掘”出来的,面对摄影采访人员的镜头非常害臊,一再要求下她才和吴松军对歌一曲,唱着唱着自己就笑场了,不过非常好听,婉转而悠长,与陕北、关中的音乐风格不同,一听都是陕南民歌的味道 。幸运的是,无论是李挺还是任智霞,现在都坚持唱着厚畛子民歌,而他们的儿子也都继承了他们的事业,李挺的儿子只有八岁,已经学了不少歌曲了,而任智霞27岁的儿子据说也是个民歌好手 。百年来,厚畛子民歌口耳相传,吴松军在周至县文化馆杨军海馆长的帮助下,将几百首流传下来的民歌歌词整理了出来,由于缺少资金,一直无法出版,眼下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厚畛子原生态山歌》出版问世 。如果还有个奢侈点的愿望,就是能筹点经费成立一个演出团,有乐器有服装的演出团,为来这里旅游的游客专门演出,不仅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也给歌手们带来一点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