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证取穴

随证取穴【随证取穴】随证取穴是根据病证的性质 , 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 , 将病证归属于某一脏腑或经脉 , 然后按经选穴 。主要套用于一些全身性病证 , 不能用近部、远部选穴原则时 。
基本介绍中文名:随证取穴 
类别: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 , 分析病证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係 , 选取有关穴位 。解读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提出的 。在临床上有一些病证如发热、不寐、多梦、癃闭、昏迷、眩晕等这一类属于全身性疾病 , 无法辨位 , 不能套用近部、远部选穴的方法 , 就必须根据病症的性质 , 进行辨证分析 , 将病证归属于某一脏腑或者经脉 , 然后按经选穴 。例如不寐有属心脾亏损者 , 归心脾两经 , 应取心俞、肺俞;有属心肾不交者 , 取心俞、肾俞、太溪;属心胆气虚者 , 取心俞、胆俞;痰热内扰取内关、丰隆 。此外 , 按压痛点 , 也属于随证取穴法 。在临床上运用 , 可弥补以上方法的不足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以痛为腧”和“在分肉间痛而刺之”的记载 , 阿是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肘后歌》说:“打仆伤损破伤风 , 先于痛处下针攻 。”这些都是用压痛点治疗疾病的範例 , 现在临床广泛套用 。中医套用常用随证取穴举例:1、发热——大椎、合谷、曲池2、惊厥——人中、合谷、十宣3、昏迷——人中、十宣4、休克——气海、关元、百会、神阙、内关5、咳嗽——列缺、肺俞、天突6、痰多——丰隆、足三里7、气喘——定喘、肺俞、天突、膻中8、多汗——合谷、复溜9、盗汗——阴郄、后溪、照海10、眩晕——百会、风池、太沖、太阳11、失眠——百会、四神聪、三阴交、照海12、心悸——内关、郄门13、胸痛——膻中、内关、心俞14、胸闷——膻中、内关15、胃痛——内关、中脘、足三里、梁丘16、呕吐——内关、足三里、中脘17、泄泻——关元、天枢、足三里、上巨虚18、便秘——支沟、天枢、上巨虚、曲池19、脱肛——关元、三阴交、肾俞、足三里20、尿闭——中极、三阴交、合谷、阴陵泉21、痛经——子宫穴、关元、三阴交、足三里22、胁痛——支沟、阳陵泉、章门、行间23、项强——大椎、后溪、颈夹脊24、皮肤瘙痒——血海、曲池、合谷、三阴交、膈俞25、目赤肿痛——印堂、攒中、太沖、丝竹空26、牙痛——颊车、合谷27、牙关紧闭——颊车、合谷、下关28、舌强失语——廉泉、合谷、金津、玉液29、鼻塞流涕——迎香、鼻通、上星、印堂30、四肢冰冷——十宣(点刺放血)31、黄疸——至阳、太沖、阳陵泉、足三里32、遗尿——关元、三阴交、肾俞、足三里33、肾绞痛——京门、水泉、肾俞、三阴交34、耳鸣耳聋——迎香、印堂、上星、通天、风池35、胆绞痛——日月、太沖、阳陵泉、胆囊穴36、呃逆——内关、中脘、天突、膻中、通里、足三里、膈俞37、咽喉肿痛——少商、内关、合谷38、失语——廉泉、合谷、哑门、内关39、口臭——大陵、劳宫、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