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和古村


范和古村

文章插图
范和古村【范和古村】范和古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亚湾东南部,历史悠久,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
范和古村古称饭罗冈,亦有饭箩冈之称,相传以地形貌似饭箩而得名 。后因当地方言“饭箩”与“范和”同音,在清代乾嘉时期,村名饭罗冈已慢慢改为范和冈 。范和古村古建筑繁多,多为明清时期建筑,主要是潮汕和广府风格建筑,范和古村现存房屋均为潮汕地区最为常见的爬狮 (或称下山虎)布局,一层砖木结构,青瓦硬山顶,墙群用花岗岩条石砌筑,最迟始建于清代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
范和古村古风犹存,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被评为 “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和“中国古村落(广东传统民居)”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范和古村
地理位置:惠东稔平半岛
建筑风格:潮汕风格古建筑
古村历史在惠东稔平半岛,范和港旁的范和村出现的时间比稔山圩还早 。范和村有一万多的人口、50多个姓氏的村民在此定居 。稔山境内周朝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晋唐以后,由于中原战乱,大批百姓被迫不断南迁,稔山境内也成为一些中原人居留之地 。据2014年版《稔山镇志》介绍,明洪武元年(1368),朝廷在饭罗冈置巡检司,设巡检、吏各一人 。当年,潮阳一带一些躲债逃生的民众经海上漂泊来到范和定居 。范和开村时间于元末明初 。内外管巡检司设定于明洪武元年,饭罗岗早在明朝之前已形成聚落,村中各姓的谱牒资料和源流显示,范和村的开创时间大致是元代至顺四年(1333) 。范和有一座建于明末的城隍庙 。该庙在范和村罗冈围外,至今保存完好,兼具广府风格和潮汕风格 。先有范和,再有稔山 。稔山圩开圩时间,已经是明代的下一个朝代 。《稔山镇志》记载,“清康熙元年(1662),稔山圩开圩,建圩时圩集设在今天的老市场 。”稔山因圩镇东侧的山岗上稔树丛生而得名 。这是北距范和两公里的稔山圩,首次踏上城镇化的征途 。范和的地位在清代也有所提高 。《稔山镇志》介绍,清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间(1704~1715)大棚守备协标右营驻平山后,转驻范和,设都司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和外委四员 。清康熙五十五年春,提督王文雄提移平山汛守备于范和,稽查渔船,建官署18间,兵房100间 。及至乾隆八年(1743),范和为归善县城守营,共有官兵584人 。据记载,范和村在清朝鹹丰年间(1851~1861)就有了颇具规模的集市,最早的贸易市场在三角街、老米街、新布巷一带,稔山、铁涌、吉隆等地的部分海产品在此销售,光商店就有上百间 。数百年来,归功于发达的渔业和盐业,范和村发展迅猛 。该村变成城镇的梦想,一直未曾泯灭,一度与稔山圩“分庭抗礼” 。1958年10月,惠阳县稔山乡与铁涌乡合併为稔山上游人民公社,社址就设在范和 。当年10月,惠阳县上游人民公社获国务院奖状“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奖状上亲笔署名,该奖状的照片至今还被展示在稔山镇政府会议室荣誉栏显眼位置 。到了1983年,范和乡政府设立,范和人第一次运作基层乡镇政权 。此后,随着商业的发展,范和成了一个小圩镇 。1987年,范和设村,至今归属稔山镇管理 。上世纪90年代,范和村民曾集体打报告给上级部门,希望设立範和镇,然而,该报告没有被通过 。范和地域占了稔山全镇的约九分之一,2013年末户籍人口达到12867人,50多种姓氏的村民在此定居,从事渔业、餐饮、养殖、办厂等 。范和港边,村里商贾繁荣,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之景,不是城镇,却胜似小城 。范和村罗冈围古围村呈正方形布局,长宽均为99米,设有东、西、南、北4座门楼,门楼之间用108间房屋相接而成围,围内有坐北(偏西)向南的8排建筑,每排建筑各有布局和结构相似的6间房屋 。站在高处鸟瞰罗冈围,48座房屋排列整齐有序,排列之间是宽3米左右的,用花岗岩石板或河卵石铺砌的巷道,再加上南门的有着多个铳眼的小瓮城,罗冈围俨然就是一座微型城池 。古戏台范和古村至今仍很好地保存着3座明清时期的古戏台,分别是城隍庙戏台、水仙爷戏台和妈前戏台,这3座古戏台呈三角状,分布村中东、北、南三地 。其中,城隍庙戏台是范和3座古戏台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始建于明代泰昌元年(1620年) 。整座建筑面阔三间,歇山顶,四周带迴廊,潮式与广府风格兼具 。台基用青麻石砌筑,故称“石戏台” 。台基内部为空心,上部铺设木板 。戏剧文化范和古村有三座古戏台,村中自行组建了粤剧团、潮剧团、白字剧团 。粤剧 《秦香莲》、潮剧《刘璋下山》、白字剧《崔鸣凤》都是村中剧团的保留节目 。上世纪五十年代,范和村粤剧团参加惠阳专区乡村业余剧团汇演,荣获一等奖 。